笔趣阁

穿越中文>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全文免费阅读 > 第1289章 一路东征分兵进军(第1页)

第1289章 一路东征分兵进军(第1页)

崇祯十六年四月七日。

大明,辽东。

自刘博源率领着威武军于四月二日收复了广宁城后,大军并未停止收复失地的步伐,但也没有急功冒进,而是采取了稳步推进的攻势,向东进逼海州城、辽阳城等城池。

四月五日当天下午,威武军第二军军长萧华亲率第二军骑兵团与炮兵团,向着海州城起了进攻。

仅仅不到两刻钟的时间,防守海州城的五千多名清军,就被威武军将士们轻松击溃。

失陷了二十多年之久的海州城,终于是被收复回来,回到了大明的怀抱之中。

此次收复海州城之战,威武军将士们凭借着犀利的火器优势,至少杀伤了上千清军,俘获清军两千多人。

四月六日,刘博源率领着威武军大部,进驻了海州城。

。。。。。。。。

海州城,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始置。

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海州卫,隶属辽东都司。

作为海州卫的卫城所在,海州城于洪武九年再次进行扩建,时任靖海侯吴祯与海州卫指挥使刘成奉旨督建,内砌夯土,外裹青砖。

整座城池周长为六里五十三步三尺,高三丈四尺,护城河深一丈二尺,宽三丈五尺。

城门有四,东门曰镇武门,南门曰广威门,西门曰临清门,北门曰来远门。

在地理位置上,海州城往北一百二十里外,便是辽东都司辽阳城,往西北二百六十里外,便是锦州城。

因此,海州城扼守在辽西走廊与辽东区域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辽东区域系指今辽河以东之地,其范围大体指今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部及朝鲜半岛清川江以北地区。)

这也就是为什么清军不愿弃守海州城,想要在海州城坚守下去。

然而,在威武军猛烈的火器打击下,清军的坚守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连两刻钟的时间都坚守不住。

参将府,官厅之内。

刘博源端坐在上的主位之上,下的左右两侧则是坐着萧华、王良、赵通、刘三更等一众威武军将领。

“启禀国公爷,如今海州城已被我军收复了回来,不知下一步该向哪个方向进军?”

萧华起身出列,向着刘博源躬身行礼问道。

海州城往北是辽阳城,往南则是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等卫所。

如果想要收复大片领土,那自然是向着南下进军。

可若是想要严重打击东虏的话,进军辽阳城则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一旦攻下了辽阳城后,再往北一百六十里外,便是东虏的盛京城,也就是大明的沈阳城。

而这对于东虏来说,可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敌军都快要进逼到了国都城下,如何不让东虏惊慌失措。

在细思了片刻之后,刘博源已是决定,应当兵分两路,同时进军。

不仅要收复大明丢失的大片领土,而且也要继续进逼沈阳城,给东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恐慌,使得东虏军心涣散,士气大降。

至于在分兵之后,会不会造成威武军的实力降低,从而使得东虏有着逐个击破的可乘之机。

对于这一点,刘博源是一点也不用担心的。

以威武军当前的强大实力,就算是以一个骑兵团与炮兵团的兵力,也能轻松的击溃两万清军。

况且现在的清军已是接连遭遇惨败,军心士气必然大降,而且清军之中的满蒙八旗兵马已是损失惨重,如何抵挡得住威武军的强势进攻。

恐怕只需两万威武军将士,就能打得清军狼狈而逃,轻而易举的收复沈阳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