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平生意气今何在什么意思 > 第54页(第1页)

第54页(第1页)

于是后来,韩楼前往后殷入仕,萧泠游走江湖,二人就此别过,失了音信。然而数年前,他无意中发现韩楼竟辗转于南周为官,惊讶之余一番查证,始知内情。然而正因如此,心知以那人不计后果,将自己置于险境的作风,却愈发放心不下。于是便留在南周,想方设法暗中相助于他,替他化解各种危险。此事韩楼虽全然不知,但萧泠却早将我更名留于南周之事了然于心。

我听闻此言默然良久,心内不由慨叹不止。回顾起韩楼坐罪贪污,却只是流放;周逸材东窗事发,却未能让他暴露身份……其他种种,不论何种方法,或许都有萧泠参与其中罢。

叹了叹,以其谈吐,心道以他惊采绝艳之质,天下之大何处不能有所作为?但他却选择隐姓埋名,执意相助一人。

本想问其原由,抬头凝视了他看似淡然之色,却只是笑了笑,问了另一个问题:“明明近在咫尺,为何却不回南周?”

他徐徐一笑,摇首淡淡吐出四个字:“无意于此。”

我顿了顿,道:“以你之才,应能助你皇兄一臂之力。”

“相助何事?北上攻打后殷,一统天下?”

他挑了挑眉,自顾自地笑了笑,“我知他并不需我相助。”

我闻言,再度念及战事,无奈一笑,叹了句“确是如此”

“那么你打算如何?”

萧泠忽然问道,“此番既离开了皇兄,便将与他兵戎相见罢?”

我看了看他,不知他忽出此言,是否已知晓我与萧溱之事。然而又自嘲一笑,那般已是旧事,早已无足重轻了。便缓缓颔首,道:“既曾为后殷之将,便不能如你们一般自抉立场。此番只求能尽一己之力,挽回些颓势。”

他低低一笑,又抬头看着我,爽朗道:“若换做我,亦当如你这般。”

闻他此言,心中反而有几分百感交集。笑了笑,问道:“你可知近来战况如何?”

“西面南周已将光州之兵移师寿州,后殷立刻攻城,不日即克。”

我沉吟片刻,道:“这应是应是无奈之举了。光州往东攻进需费些时日,若能趁此时机于东路有所建树,或许能逼迫后殷大军北退,以保洛阳。却不知东路情形如何?”

萧泠缓缓摇首,道:“尚不清楚,但毫无疑问,确是至关重要了。”

我站起身来,“事不宜迟,我应动身了。”

忽地意识到,若不及早赶至宋州,将南周水军实情告知守军,恐怕两军交战起来,后殷将处于不利之势。

忽地又想起什么,低首看着萧泠问道:“韩楼之事,你将如何?”

“我此番寻你,便是望你无需牵挂。”

萧泠反是从容一笑,“我自有办法。”

许是见我微微敛眉,他顿了顿问道:“你还记得那腿伤之事么?”

作者有话要说:广告《大兵小将》的同人

第三十五回白衣筹马

我立在船头,远远南顾。

岸边来回涌动的人流渐渐变得渺小,最终隐没在暮霭迷蒙之中,化作远远山岚形迹中的一点。最终视线中只剩一片江水浩荡,望之无际。

心境猛然为之一阔。

千重浪淘不止奔流间,终于真切而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一步步离南周远去。忽地忆起那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或许只有身处这一派空阔之境时,才能忽地感慨一二。

百川东到海,千载如一日,却知见证了多少兴衰成败?自己身处的这硝烟四起的南北之争,千百年后会不会也留下些只言片语,尽入渔樵闲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