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 > 第18页(第1页)

第18页(第1页)

深深呼吸一口,藉以平复自己稍有起伏的心绪,我往下道,“皇长孙拓跋弘,贺兰氏太子妃所生。年十二岁,岐嶷颖慧,克承宗祧,立为皇太子。应遵从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再即皇帝位。”

(笔者注;持服,即服丧守孝二十七天;释服,即脱去孝衣正式登基。)

“朕思虑再三,特命内大臣杨延风、贺兰芮之为辅臣。亲王拓跋信陵、亲王拓跋平原只可议政,不得摄政,更不得擅自归返封地,应留待盛京,直至幼帝十八亲政!”

中和殿,彷佛被这一段话判处了死寂。

然而,默无声息的压抑感,仅仅维持了一刻钟。

“念完了?”

无任何情绪起伏的问话,来自于拓跋信陵。双膝跪地的他,镇定站起身,深邃黑瞳里浮露出一抹极冷阴鸷。

“当然没有。”

我冷淡回应,目光重新落回立储圣旨,“朕自登基至今,三十一年有余。憾孝昭谨皇后病逝以来,中宫之位空缺已有二十七载,北秦素来宫闱呈乾清未央之态,未央宫不宜久无正主。”

余音未歇,不必抬头查看,我自知那两道灼得我双颊热烫的目光,必定来自平原、信陵两位亲王。

在心底暗暗叹息一声,我娓娓道,“思及相王祸,幸得兵部尚书昭平攸、威武将军杨继业保邦于未危……鉴中宫皇后乃六宫之主,具母仪天下之德。朕多番思虑,德妃昭平静华,代行中宫之责近十载,言谈举止甚和朕心意,当属中宫不二人选,亦可尊为太皇太后。”

“而昭仪杨氏,出于忠义之门,能恪守端仪,礼敬上殿。念及入宫时日短浅且无后嗣,可免去殉葬之孝,迁入太史院,以正四品钦天监之职,遵从典制,侍奉幼帝直至十八亲政。”

(笔者注:钦天监一职比较特殊,终身不得改迁他官。)

犹如死寂的中和殿,猝然陷入一片惊愕。

迎着亲贵朝臣们的指点议论,我坦然抬起头来,无惧于聆听到的流言蜚语。

无论是拓跋信陵、抑或拓跋平原,先前绷紧着面部曲线的两位皇子,同时放松了眉宇间的凝重神采,却平添了一抹惊愕。

莞尔浅笑,我随即念出最后一段,“举朝内外,总有不可倚信者……故此,朕赐予钦天监杨氏两道空白敕诏。倘若任何人对幼帝不敬、对钦天监不敬,杨氏可书此二诏,敕令六部。尔等旧臣,均不可违杨氏之意。钦此!”

话音刚落,不顾伤腿疼痛的我,艰难站起身。缓慢扫视眼前神色各异的亲贵朝臣们,我的目光,从镇定释然的风三少,挪移至浓眉紧蹙的拓跋平原身上,继而停歇在神色肃穆的拓跋信陵。

颔首示意,我一字一顿,“众位卿家,本宫念完了。”

“不服!我们不服!”

预期中的反对声,终于在此刻如潮水般涌来。辨不清究竟是韶王的心腹,还是怀王的党羽,几位文官,连同数位武将相续站出,直言反对,“皇长孙拓跋弘既无军功、亦无政绩,稚儿无知,岂可堪此大任?!”

更有胆大者,亦不顾朝臣拦阻步至我面前,情绪激动痛斥道,“你实属威武将军府远亲,并非真正杨姓后人,能入宫侍主已是天大福气。亘古至今,从无女子入朝俸职之说,你分明狐媚惑主……”

“谁敢抗旨不遵?!”

不怒自威的言辞,既出自于近身护佑我的杨延风,也源于人群深处一声宏亮警告。

他一身玄黑胄甲,苍白的面色显示出了他箭伤未愈。那双直勾勾凝视我的眸子,正流露我不甚熟悉的庄重之意。虽然他牵着拓跋弘、步履沉实地朝我走来,然而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冷冽气魄,让我彻底怔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