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四合院笑傲江湖的警察许大春 > 第159章 上交文物(第1页)

第159章 上交文物(第1页)

想到这,何坤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顿咸丰皇帝,你说你怎么走的这么早啊,你走就走呗,怎么不把你女人给带走,还留在这恶心人。

至于没有慈禧,情况会不会变得更糟糕,何坤觉得不会,毕竟都这个情况了,还有下降的空间吗?

不过想想,没了慈禧,情况也可能不会好太多,毕竟这不是慈禧一个人的事情。

归根结底,这是少数民族统治主体民族所造成的大概率结果。

人满清皇室和贵族人家想的就不是和外国人打仗,如果外国人随便就被收拾了,那就算了,可要是外国人还有点实力,那就算了,条约拿过来,我签。

毕竟他们的力量从来不是用来防御外族的,而是用来防范汉人造反的。

184o年6月,英军舰船47艘、6军4ooo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6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注意,才来了4ooo人,4ooo人够干什么的,当时使用的还是燧枪,不是机关枪。

清朝的军队分为八旗军和绿营军两部分,八旗军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族八旗,总力有2o万。绿营军兵力达到6o万,这里面不包括各乡镇的民兵数量。也就是说,184o年的清朝常备部队高达惊人的8o万,这可是当时世界上常备军最庞大部队。

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英国人吧。

虽然打仗不是这么算的,但是真的下定决心,随便调集几万军队,就算没消灭英军的登6部队,但是英军的弹药补给也不够啊。

他们的后勤,至少也要从印度殖民地运过来,这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还有损失的兵员,从殖民地可以调一些仆从军,但是阿三的战斗力嘛,懂的都懂。

至于英军的海军,这个没办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但是坚壁清野会吧,当年打郑成功,郑经的时候难道没用过。

只要下定决心打,难道做不到?

英军打仗也是为了利益,要是长时间没有逼迫清朝签约赔钱,那么他们打仗就是劳民伤财,他们的国内难道不会闹起来。

别说什么战斗力差,组织力差,就算再差,还有这么多人呢。

人尼泊尔,朝鲜对战欧美殖民者的战绩都比清朝好看,人才多大点地方。

什么怕耗费钱粮,更是笑话了,康熙平定准格尔,雍正平定青海,乾隆平定大小和卓,花费的不多,不还是坚持打吗?

后来平定太平天国,满清朝廷甚至还让地方组织团练了,连这种敏感的军队的招募还有控制权都交出来了,也不惜扑灭太平天国。

难道打不赢列强开始派来的几千人?

说白了,人外国人在欧洲,离大清有上万里,而且当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距离就更是远了。

人家打赢了你,最多就是逼你签点条约,让你赔点钱,割点地。

但是这些对于满清皇室和贵族来说根本不是事,割地,这地原本就不是我家的,都是抢来的,割出去一点算什么。

还有赔钱,反正又不用我赔,到时候从汉人老百姓多收一点税不就够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就算给人了,也不心疼。

这道理就和打麻将的时候,赢了好多钱,然后叫你把麻将的桌费开了,然后请吃一顿饭,你一点不觉得心疼。

可要是你每天搬砖才赚了几百块,然后有个不熟悉的人叫你请他吃大餐,你可能跳起来就给他一巴掌。

满清皇室和贵族认为,和外国人打,败了就败了,大不了割点地赔点钱,反正都不是自己的。

可要是和外国人打,然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让汉人趁机造反成功了,那就是要老命了。

到时候就要和他们算一下,江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的血债了。

所以也就造成这样的局面。

所以,后来外国人也明白了这一点,反倒帮忙满清维护他们的统治,毕竟他们可以通过满清来赚取利益。

不然靠着他们的人口,还有运输力,要运输多少人,才能远渡万里重洋来彻底征服中国。

这不是没有证据的,列强帮忙满清建立了现代一点的海关,结果海关的收益反倒比原来还高,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列强加大了对满清倾销的力度。

还有就是列强帮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甚至慈禧还能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以国之欢心。宁予友邦,不与家奴”

这样的话了。

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或者是其他民族的角度来说,这话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站在满清皇室和贵族的角度来说,人家这么想还真的没有错。

但其实,慈禧没了,可能情况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换了皇帝,或者是同治还有光绪有话语权,也是一样的,他们是满人,他们肯定维护满人的利益。

毕竟如果镇压汉人,就算失败了,那也是被打进四九城,他才会丢掉皇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