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大明最后一个大帝txt > 第41章 组建军器总局(第1页)

第41章 组建军器总局(第1页)

“快传!”

崇祯兴奋的搓手,“大伴,你亲自去带他进来,如果他有什么东西也一起带过来。”

这个毕懋康可谓是大明一位大神,他著有(军器图说)书中罗列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

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夷虏所谓于中国者,火器也。”

可惜这么先进的军事著作被清朝列为禁书,直到道光年间开放书禁,才再版出书,然而那个时候,多少有些晚了。

他是大明第一个明燧枪的专家,此时西欧那边也有燧枪,可是真正列装整个欧洲也用了2oo多年时间。

燧枪虽然只是改进了点火装置,可是他比火绳枪也整整出一个时代,别小看这一点点改变。

在后世人眼里,不就是用燧石点火吗?也不算什么高科技,古人怎么想不到呢。

要知道,我们是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结果,当然觉得很简单,可是古代拘于思维限制,他们想提高火枪火炮的射程,先想到的是增加火枪火炮的长度,厚度。

比如,清朝出现过一种抬枪,长度达到2米多,比人都更长,射时需要两人,一人站在前面当枪架,一人瞄准。

就像现在一样,石墨烯和电池技术,几十年前就提出来了,但是真正理想的产品根本做不出来。

这有可能是思路错了,走错方向,如果有未来人指点一下,估计一年就能搞出续航1ooo公里的汽车电池。

没找对路,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变化。

总之,逆天明就是要经过一个曲折离奇的过程。

“皇爷,毕大人带到。”

王承恩走过来禀报。

崇祯两眼放光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老者,毕懋康出生于1571年,现在是163o年,他已经6o岁了,在古代五十岁就算高寿。

五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

“毕爱卿,来来来来,朕盼你盼了好久,”

崇祯热情的上前拉起毕懋康的手,“来,这边坐。”

“路上一切顺利吧,不好意思,你年纪这么大了,还让你长途跋涉。”

“大伴,快去御膳房叫人端些好酒好菜,朕给毕爱卿接风。”

“不用,”

毕懋康伸手阻拦,看向崇祯,“老臣一接到圣旨就立刻启程,国家需要,老臣只要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京城。”

“皇上有什么吩咐尽管说,老臣的身体还扛的住,正事要紧。”

“好,好,毕爱卿忠君报国,朝廷就需要您这种忠臣,朕有一件大事交给你,”

崇祯笑着看向毕懋康身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