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风云激荡的年代 > 第10章 投稿回音(第1页)

第10章 投稿回音(第1页)

陈婷事件之后,聂子航迎来了穿越后第一段平静而恬淡的日子:

身为货车司机的子健常常要去邻近省市出差,爱红也因为红星食品厂技术员的看重而屡屡晚归。

聂子航没想到,自己成为了聂家最清闲的那个。

但他的生活也不是一潭死水,除了每日的高考复习与写作存稿以外,他也遇到了一些意外。

譬如受到余晓丽点拨的于敏宏,在苏钢厂国营饭店请聂子航赴“拜师宴”

而于之所以下定决心,不外乎聂子航在县图书馆里对他的几句指点,让他受益匪浅:

“学习外文先需要语感,除了认识英汉字典的简单英标外,你可以拿一篇一千词左右的小说章节、文学轶事做练习。

练习的方法十分枯燥,将之从头到尾背诵熟稔,然后对照着中文写下英文句子,你的英文水平就会一日千里。”

于是在十一月中旬,聂子航又坐在了“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

的标语下方,面对着葱烧鸭和水蒸蛋,聂子航难免咽了口唾沫。

当饮食渐趋简朴,人难免会怀念物质丰富的生活,聂子航也不例外,他是泱泱饮食男女当中的一个而已。

“子航,你的信!”

《上沪文艺》终于在11月25日传来回音。

而十一月中下旬,有些地域已经展开高考,这是由于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的特殊性,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高考时间,并不采用统考模式。

11月25日至12月中旬,成为了77年大部分知青的重大人生转折点。

苏钢厂收室。

聂子航迫不及待地拆开书信,暂时忽略了收音机里关于各地高考的不同报道。

“顾秋亲启:”

顾秋,他的笔名。

“顾秋先生,见字如晤。

十分荣幸你选择了《上沪文艺》表作品。《潜伏》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小说,它与时今流行的知青文学、先锋文学有所不同,更像是追忆、怀念过去一个时代的风光,赞美曾经的英雄,亦不乏跌宕起伏的情节。

这很触动我。至少在195o年之后,我就很少看到这一类作品了。

我看了你的大纲与开篇,顾先生设计情节的能力十分卓越,笔法流畅自然,而内容虽有艺术塑造的成分,但却引人入胜。

我很期待余则成在接下来的转变,以及大纲里你提及的与假媳妇‘翠屏’的故事。

不出意外,《上沪文艺》今年的最后一期将会专门为《潜伏》开设名为东方传奇的栏目。

在收到这封信时,请尽快寄来下一期稿件。”

看到这里,聂子航的内心无疑是雀跃的。

虽然《潜伏》有着先知与文抄的因素,但剧情删改变动与文字输出是他一力完成的。

譬如原剧中与左蓝接头时的急不可耐,他已在存稿中做出了相应改动,而文字的呈现则更为重要,不同文风、笔触,输出展现的画面,完全能够给人以大相径庭的感受。

至少,《上沪文艺》对他的文字功底是认可的。

如果说信件内容给了聂子航信心,那么篇幅最末的落款,则令他内心震动。

“《上沪文艺》主编巴金

1977年11月”

没记错的话,此时的巴金已经年逾七旬,古稀之年的老人依然奋斗在文坛前线,聂子航亦能从这封亲笔信中感受到前辈对于后辈的关怀之情。

他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种情形已经很少在聂子航身上出现了,尤其是进入高翻院之后,实时同声传译要求工作者必须时刻冷静,不能有情绪上的起伏。

专注、仔细、克制、冷静,几乎成为聂子航后世三十岁时的标签。

看来穿越也并非都是鸡毛蒜皮的坏事,至少他从心态上变得年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