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大汉之大汉皇权 > 第269章 雒阳政变(第1页)

第269章 雒阳政变(第1页)

得以重新入宫的张让等人通过自己在宫内多年的服侍经验,让何太后同意他们继续留在宫内。

就这样,张让等人得以继续躲在皇宫内。

这就让何进和袁绍无法接受了,尤其是何进,感觉遭到了袁绍和宦官集团的同时背刺。

袁绍作为袁家推出来的棋手,其目的就是诛杀所有宦官,如果可以的话,顺便坑一波何进,就像当初忽悠何进灭掉董氏一门一样,现在宦官集团逃回皇宫,不及时斩草除根的话,等到宦官重新掌握权势是一定不会放过他的,别忘了,他曾当着所有宦官的面鼓动何进杀了他们。

何进就更冤了,要知道,他本来都已经想和宦官和解了,没想到遭到了袁绍的背刺,等到意识到不妙的时候已经晚了,宦官在各地的家人都已经被抓了,而且是打着他的名义,那这个锅肯定是要他来背的。

现在答应会返回家乡的宦官一直躲在皇宫里,又让何进有了自己被双重欺骗的感觉。

经过几天的思考,何进也想明白了他现在的情况,下定决心先诛杀宦官,因为他和宦官之间已经没有了和解的空间,不是他现在干掉所有的宦官,就是宦官重新得势后像曹节王甫干掉窦武陈藩那样干掉他和袁绍,他没得选,至于在这一次将他推到悬崖边上的袁绍,也只能将来在解决了。

八月二十五,戊辰。

何进入宫,于长乐宫拜见何太后,请求诛杀所有宦官,并用三属郎官替代宦官。

就在何进入宫的时候,张让等人也接到了何进入宫消息,几人聚集在一起商议道:“何进称病不参加先帝的丧事,也不参加送葬,今天主动进入皇宫,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窦武之事复起吗?”

于是张让派人偷听何太后和何进的谈话,虽然何太后没有答应,但何进的咄咄逼人还是让张让等人无法接受。

张让、段珪等人见何进不肯放过他们,于是决定和何进拼个鱼死网破,段珪毕岚等人携带刀剑等兵器悄悄从侧门进入皇宫,埋伏内省之中。

何进因为没有做通何太后的工作只能离开,就在何进离开不久后,宦官们派人诈称太后相招,约他在南宫里的内省官署见面。

何进觉得可能是何太后想明白了,又召他进宫商议,所以不疑有他,径直从苍龙门入宫。

何进进宫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依凭,他敢于进宫的底气来源于虎贲中郎将袁术和羽林中郎将桓典。这两人掌握禁军,理应在皇宫中值守。

袁术是袁隗的侄子,袁绍的堂弟,桓典更是由何进一手提拔,在何进眼中,他俩都是自己人,因此敢于进入皇宫见太后。

不过,无论是袁术还是桓典,都恰到好处地缺席了接下来的一幕。

未冥四刻,何进进入内省才现端坐在其中的只有一些宦官,根本没有现何太后的踪迹。

宦官们手持刀剑将何进团团围住准备动手,动手之前宦官的领张让还表了一段演讲。

张让手持利剑指着何进道:“这天下纷乱,也不都是我们的罪过。先帝与太后经常有不愉快,几次想要废后,是我们在先帝面前痛哭流涕,又每人拿出数千万钱才平息了先帝的怒火,保住何氏一门,为的就是将自己托付于何氏。现在你要恩将仇报,将我们这些人赶尽杀绝,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你说我们宦官秽浊,你看这公卿文武之中,忠直清正的又有谁?”

要说张让不愧是能在皇宫里混迹这么久的大人物,这一番话先是说公义,后说私情,最后又以公义结尾,而且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张让的话并没有说错。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不等何进回话,尚方监渠穆拔剑斩杀何进于嘉德殿前。

至此,一代外戚权臣何进死于嘉德殿前。

张让等人杀掉何进后立刻想到了二十年的王甫等人的事情,同时,这也是他们唯一的生路,那就是利用皇权的威严来保全自己。

可是令张让等人没有想到的是,此刻的大汉皇权已经低到了令人指的程度。

张让、段珪等人效仿曹节王甫等,先关闭宫门,并伪造诏书,任命向来亲近宦官的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以代替袁绍,以少府许相为河南尹以代替王允。

但诏书的布需要经过尚书台,一个尚书在拿到诏书后,怀疑其真实性,于是要求与主管尚书台的大将军何进商议。

然而张让等人却在这时犯下了致命的错误,那就把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并大喊道:“何进谋反,已经被我们杀了。”

就是这一下,让何进被杀的消息立刻传到了皇宫之外。

何进被杀的消息如雪花四散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雒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