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太子是雄虫[清 > 第 47 章(第1页)

第 47 章(第1页)

康熙说的好婚配对象是纯亲王隆禧,先帝第七子,年仅19岁,正是该议亲的时候。孝庄想了想,倒也觉得两人年龄相当、身份匹配。不过她忽然又想起了一事,下嫁给尚可喜七子尚之隆的和硕和顺公主上回进宫说项,欲意把庶长女许给隆禧当嫡福晋。

她也见过那女孩,确实温柔娴静、动静有度、善解人意、至孝至善,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也难怪和顺愿意为她下功夫张罗门好婚事。

放要提及此事,只听外面一阵风风火火的脚步声传来,还没进门就听见隆禧的声音:“儿臣给太皇太后请安,给皇上请安。”

康熙闻言面上一喜,旋即让他进来:“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正在说你呢。”

隆禧长成之时正好赶上三藩之轮,康熙已经7年没有选秀,自然就把他的婚事给拖了下来。索性他过了年也才19岁,倒也不必太过着急。

“哦?”

隆禧正要问,忽然看见一大簇盛开的太平瑞圣花,眼睛立刻拔不开,“皇上,等你看完就赐给我吧!你知道我最喜欢莳花弄草,太平花喜阳,能让它在这时节盛开倒是稀罕事。”

也就是他清楚皇上打心底并不相信鬼神祥瑞之说才敢索要,当然,这个不信是在不涉及太子的前提下。提到太子,隆禧才想到正事。

“差点忘了正事,皇上可还记得那个朱蝎子朱老

头?”

他和康熙说着话,一只眼却没从太平花上拔开,心里推衍了不知多少遍,怎么也想不通是如何让它在这等时节开花的。

“哦?左副都御史朱裴?”

朝中的人康熙当然记得清清楚楚,朱裴是顺治五年的进士,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法纪严明为名,人送外号朱蝎子。除此之外,这人手段也老辣多变,派他到去广东、山东等地巡察,贪官闻风后纷纷弃官而逃,且其处事中狠辣中却处处都透着仁善,不提在地方时受到民众爱戴,就冲他在当年能顶着满朝勋贵的压力力陈殉葬的种种弊端让康熙高看一眼。

隆禧听了忙点头:“就是他,他这回要弹劾一个皇上您都想不到的人。”

康熙一愣,问:“是谁?”

见隆禧也不言语,只眼珠子在康熙身上的转来转去,他不可思议地指了指自己:“莫非他要弹劾朕?”

隆禧赶紧竖起大拇指,道了一声皇上英明,然后状似在谴责朱裴,实际上却是为他美言。

“小老头儿真真是疯了,竟然要弹劾皇上您,简直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他说那滑板车玩物丧志且在其次,主要是两位阿哥比赛有失尊卑,太子乃国之储君岂容冒犯。他们那些汉大臣就是抱陈守旧,太子不过和大阿哥比试了一回也能被他们引到国本上来……”

眼见他越说越深,孝庄忍不住插嘴打断了他的话。大清和前朝可不一样,就目前

而言,储君还算不得国本。先祖曾经名言汗位要由八大贝勒推举,这也导致保成虽是太子,受皇上看护,但地位的稳固性远远比不上前朝太子。就是满朝勋贵也不是和太子一条心,保不齐心里就有其他人选。

是以,孝庄及时阻止隆禧继续说下去,不然对保成和他自己都不利,这事只能皇上自己想通才行。

“隆禧快来看看这个花儿,方才你皇兄还说要以花为媒给你牵一桩好姻缘呢,还不赶紧谢恩?”

她把话题扭转到家事上,果然见康熙面色好转,顺着她的话干脆把花给了隆禧。

“哈哈,听玛嬷说是个难得的好姑娘,你小子好福气。”

康熙上前拍了拍隆禧的肩膀,他有兄弟7个,如今还活着只有三个。隆禧性情纯善,是他极其喜欢的弟弟。

“马上就要成家立业了,你福晋也是有头有脸人家出来的,你也得把心思用在正事上,分给你佐领四年了,瞧瞧你做做了什么?整天就知道捣弄些奇淫技巧的玩意儿。”

一番话,让隆禧束手讷讷起来,他天天捣腾各种新奇东西都不够,哪里还有空去

“翻过年,我打算把镶红旗蒙古都统镇国公苏努调为满洲都统,你回去仔细想一想。”

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康熙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弟弟没个前程。他一满14岁就给他分到的了镶红旗中当了佐领,奈何弟弟不争气,天天捣鼓自鸣钟,若非

知道自己护着他,汉大臣又鲜少管八旗内的事,不然这会子早被人给弹劾下去了。

康熙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十分明白,隆禧虽然明白,却不往心里去。只过了一小会儿,又腆着脸问他讨要过去一个新鲜样式的自鸣钟才喜滋滋回家去了。

“这个隆禧。”

康熙摇头,他生出一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旋即立刻压了下去,那可是他弟弟,亲弟弟。

孝庄当然知道康熙的想法,然而却也比康熙更了解隆禧的性子,遂笑着劝道:“你就随他去吧!我看那镶红旗蒙古都统也不用给他留着,你让他当,只怕他还不乐意呢。”

福临存活的几个儿子中,除了皇上玄烨,福全一心当贤王,勤奋果敢有担当,是皇上的好臂膀。然而他另两个兄弟常宁和隆禧确是一个懒得出奇,每每得皇上推着才动,另一个倒是不懒,但喜欢匠作之事,见天不是拆自鸣钟就是装自鸣钟。两人都是一心想当闲散王爷。偏偏皇上自己勤勉向上,就是看不惯兄弟闲在家里,几乎快要在他们身后拿着小鞭子挥着赶着让他们努力奋发,

康熙闻言,脸上一黑:“年轻轻的还能让他见天躺在家里?”

总之,他是不允许自己兄弟混吃等死的,实在不行就让他们来尚书房读书,让他们也享受读120遍、写120遍、背120遍,想来他们就肯努力。毕竟他连自己的宝贝儿子都舍得让

他们吃读书的苦,兄弟当然更舍得了。

孝庄不知道康熙心里意欲把两个懒惰不上进的兄弟再塞回来读书,一直读到他们知道勤奋为止的可怕想法,指着那盆子花道:“既然皇上把人家许给了隆禧,这花就送到该去的地方吧!”

康熙闻言笑道:“自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