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残疾大佬的卷王之路TXT > 第六十七章(第1页)

第六十七章(第1页)

康熙接到齐佑的急信,几乎一口气没提上来,差点晕过去。

待缓过神,康熙气得将信用力往御案上一拍,铁青着脸召见了李光地等人。

几人来到御书房,看到康熙的脸色,皆大气不敢出。

康熙喘着粗气,将信一扬,厉声道:“你们都瞧瞧,都瞧瞧!蠹虫,一群蠹虫!”

众人都不敢动,躬身伺候的梁九功,悄然走上前,捡起信,递给了离得最近的吏部满尚书鄂尔多。

鄂尔多暗叫了声晦气,却不敢不接,匆匆扫了信,心里一惊,将信交给了吏部汉尚书张士甄。

张士甄看完之后,脸色微变。不过微一沉吟,便坦然将信再递给了李光地。

李光地看后一声叹息,将信继续传了下去。

康熙阴沉着脸望着众人,最后在鄂尔多与张士甄身上停留。

两人羞愧心虚害怕,深深埋下头,努力屏住呼吸,生怕要承受康熙的怒火。

李光地见状,突然想到先前从喀尔喀回京时,齐佑曾经与大阿哥说的那番话。

齐佑说:“对,大清不够强大。大清不但不强大,还很弱。”

当时大阿哥不服气,其实他当时也颇有微词,认为齐佑太过武断。

如今天下算是太平。。。。。。

想到这里,李光地脸微不可查红了红。

天下所谓的太平,是因着没有打像三藩那样大的打仗。各地民怨一起接一起、从未断过。

前两年江南地区

的湖州民变,湖州知府应对不了,朝廷下令泰州知州施世纶前去平叛。

不过朝廷缺乏粮草,责令施世纶自筹军饷。泰州发过洪水,庄稼欠收,施世纶筹措粮草非常困难。

施世纶因此被人参揍恶意征粮,究竟有无恶意,朝廷所有官员,包康熙都心知肚明。

粮食从何处来?

穷苦百姓肯定拿不出来,施世纶对待穷人向来宽厚。如果遇到民怨官司,先不问缘由,普通百姓与士人,肯定偏袒普通百姓。

施世纶的征粮,定是从富绅身上强征而来,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借此弹劾了他。

李光地对于此事,潜意识觉着不对。究竟何处不对,他一时也理不清楚。

此时,他突然很想听听齐佑的想法,并试图去猜测他的想法。

比如对于湖州民怨,齐佑应当会说,湖州民怨从何而起,要找到源头。

源头当然是因为百姓被压榨,剥削,过不下去才会愤然起事。

至于让施世纶去平叛,朝廷不给粮草,强行向百姓征收,无论是富还是穷,最终又埋下了另一颗民乱的种子。

朝廷成功平叛,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如无数次的免除穷苦百姓所欠赋税一样,只将腐烂的脓疮掩盖起来,底下仍在继续发烂。

李光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越想心情越不能平静。

康熙看到张士甄与鄂尔多两人,就气不打一处来。大清不比别的朝代,中枢之中,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尚书

,侍郎,皆满汉各一人。

官员比别的朝代多一倍,却依然做不好事情,白白浪费了他的俸禄。

康熙忍无可忍,破口大骂道:“吏部用人用官考核,宣化府出了此等混账,你们都没有发现。莫非是瞎了眼,平时只知道混日子吃饭等死!”

李光地瞄向张士甄,见他低垂着头,看不出什么表情。再看鄂尔多,他额头上有汗滴在地上,连擦都不敢擦。

骂完吏部的,户部作为常平仓的实际直属管辖部门,当然也没能讨到好。两位满汉尚书,同样被康熙骂得狗血淋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