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浮光原版伴奏什么调 > 第36页(第1页)

第36页(第1页)

“你这样太狡猾。”

谢明朗无奈地说。

“那是你非要绕远路。”

言采一针见血地说。

谢明朗不肯说话,僵了一会儿,言采又说:“另有一件事情,刚才茶会上没有提起。我知道姚老在为最近的影集和其他工作找助手,工作量倒不是很大,你有兴趣吗?”

谢明朗想也不想立刻应道:“当然。”

“那好,我知道了。”

言采微笑,“那你为什麽对影展如此排斥?”

谢明朗又一次沈默,但这次的沈默没有多久:“在已经提过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我觉得我的水平还远远不够。”

“评论家都是怪物,观众大多是盲从者,你要把他们统统当作瞎子,不然三十年後,你可能还是在为著‘实力不足‘而裹足不前。”

言采淡淡评价,他看著谢明朗,很愉快地笑,“我倒是很想去看你的影展,为了那些你偷偷藏起来的照片。”

大概过了十几天,谢明朗在杂志社的时候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自报姓名和身份之後,他立刻知道了这个电话的来意。当天晚上谢明朗应约和那个业内知名的筹展人见面,见面之後发觉对方的年纪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说起话来条理分明,并有著绝对不令人反感的鼓动力。他带来谢明朗在《聚焦》和《首映》刊发的照片,谢明朗发觉他甚至已经有了相对系统性的提案,并继续以相当诚恳的态度与自己进一步沟通。谢明朗当时第一个念头想到言采,然而那个名叫张晨的筹展人表现出来的恰到好处的热情和对他摄影作品的感观让他实在无法开口询问。相谈甚欢的一顿饭吃完,分别的时候张晨约他这个周末去看他筹办的美术展,谢明朗也欣然应允。

他回去之後很难得的言采已经在了,还很难得的没有在玩拼图。谢明朗进门後就说:“如果真的是你的关系,那所托之人,也实在太敬业了。”

言采见他嘴角是笑,也笑了,摇著头慢慢说:“我没有出面,只是托人把资料送到对方手上,其他的就与我无干了。的确有人把毫无实力的後辈捧到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但是这个本事和精力我都欠奉。你欠缺的,倒是自信和坦然,虽然我对此很惊讶。”

谢明朗坐到言采身边,还在想应该怎麽反驳他。言采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晨找到你,不会是因为我。我不过锦上添花,别多想了。”

他说得如此平常,眼中是带著一点纵容的笑意,谢明朗伸手搂住他,低声说:“举重若轻总是你的拿手好戏。”

後来谢明朗和张晨一同去後者筹办的展览,风格稳重又不失新意,的确是谢明朗喜欢的展览类型。他们志趣相投,言语间也颇谈得来,加上张晨说服人的本事的确一流,这样谈了几次,当某次张晨带著展览的策划雏形找到谢明朗时,谢明朗发觉,原来自己也不知不觉中,也被吸引得开始投入了。

於是一切就变得水到渠成一般,谢明朗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准备展览的素材之外他还是接受了姚隽松助手的那个工作。这份工作报酬并不高,工作强度也比言采提到的要大,特别是他一心想做得更好,压力难免加倍。一同工作之後,谢明朗才知道工作状态下的姚隽松沈默而严肃,绝非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那张茶桌边妙语连连的老人。尽管如此,谢明朗每一次从姚隽松的工作室回来之後都觉得受益良多,一些工作中得到的灵感也可以考虑用在开始筹备中的个展上。

言采这边的情况也是一样。《尘与雪》在最後时刻有惊无险收到当年电影节的提名,从导演演员到技术门类的奖项,都一一获得肯定,也就几乎在一夜间成为理所当然的得奖热门。当然这样的风光之下,代价也是难免:陆长宁送出电影拷贝後第二天就因为低血糖引起的症状入院,言采的嗓子是彻底哑了,而江绮,早在补拍镜头的期间因为不慎摔下舞台,左膝关节不幸粉碎性骨折。

在极度忙碌之下,时间过得很快。言采看他每天如此兴致勃勃精神百倍,笑著感叹过“年轻人的精力就是不一样”

,为此两个人还彼此取笑了一阵。谢明朗在给姚隽松作助手的这段时间内看到不少人物摄影,几乎囊括了几十年间文艺界所有知名的人物,他不免好奇,问言采是不是也给姚隽松做过模特,言采并未否认,却不肯给谢明朗看照片。

在这令人人仰马翻的忙碌中又过了一个月,本年的电影节盛装登场。《尘与雪》的首映式就在电影节期间,为此言采在电影节开幕的前两天就和剧组主创人员和其他演员到了举办地,谢明朗被各种事情拖住,没有赶上开幕式,首映也不得已地错过了。

票倒是不缺。言采给他留了一张──这让谢明朗很惊讶,卫可还给了他晚一天的两张票。谢明朗入住的宾馆和言采是同一家,只是楼层不同。安顿下来後打了个电话告诉言采自己也到了,就和卫可按照早早约好的一起吃饭去了。

卫可坐在餐厅里著实显眼,引得多少人频频往他们这桌看。之前的红地毯上他也风头出尽,推著江绮的轮椅俨然护花使者般风度翩然。他端起酒杯来,兴高采烈地说:“言采在《尘与雪》里简直是光彩耀人,你哪怕只为他来这次电影节,也是值得的了。”

谢明朗第一次见到这样狂热的卫可。他看过那个剧本,也多少可以想像到这个剧本对於言采的意义,但是在他看来,那个故事本身,实在也就是平平而已,不见得比其他剧本更好些。他看著卫可,反问:“真的这麽好?还是你爱屋及乌?”

说完又觉得後面那句话歪曲事实过了分,自己忍不住先摇起头来。

听谢明朗如此说卫可也不著急,笑笑说:“多说无益,你去看了就知道。一起工作时已经见识过,剪出片子来原来还更好。言采自己应该也坐下来看一看这部片子,有这样的演出,就算他再严格,也应该是满意的。”

“也许他自律之严,甚於外人的想象。”

说完谢明朗看一看表,“电影差不多要开场了,今天就吃到这里吧。”

卫可就问谢明朗去看什麽电影,当知道是《尘与雪》时,不由抱怨说早知道谢明朗有票自己的那两张戏票就转给别人了。弄得谢明朗连连说你既然这样评价,多看两次也不为过。这样才算把卫可安抚了。

虽然首映式隆重,但《尘与雪》在电影节的放映厅并不大,除了影评人、记者之外,持票进场的普通观众反而是少数。这一方面固然是影片目前尚未正是在各大院线全面上映,制片方有意控制观片的人数,另一方面也是参赛和参展影片众多,在好几部电影同时上映的情况下,像商业影院那麽大容量放映厅也不太现实。

当影片开始之後,谢明朗才知道,原来他之前那些对这部片子武断的自以为是的结论,都是错误的。

情节就和他读过的电影剧本差不多,也许有微小的调整,但谢明朗也无从分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