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荣锦路txt百度 > 第95页(第1页)

第95页(第1页)

沈皎看着卫赜从容不迫的应对着现在的场面,很是自如,十杯才喝一杯,却并不会惹人生气,反而和让那些人对其更加亲近和友好,沈皎觉得卫赜绝对是一个双商都很高的人,她觉得她家三哥能有卫赜一半的情商,,她的三嫂就会有着落了。

至于身为榜眼的刘籍和探花颜楠,虽然不如卫赜,但也基本上十杯才喝五杯,对答交谈也都十分有礼。

沈皎知道,这三人的样子,一看就是被家中教养过,参加的宴会太多,已经十分富有经验了。不然,情况就会如今科的二甲传胪冯锐一般,拒绝完后,惹来一些劝酒者的不满。

作为一个从会试倒数便为二甲传胪的传奇般事情的当事人,冯锐所受的嫉妒绝不会比三鼎甲少,甚至更多,所以这劝酒的人快把冯锐包围了。

同样是应对这么多的人,一边是应对自如,一边却是惹人不快,这便是从小接受的环境和教养的不同。冯锐寒门出身,没有世家子弟的手腕和交际能力,在这样的场合很是不能适应。

如此,便是寒门和世家的区别,沈皎知道,无论是一个制度还是一个家族,能传承这么久,便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支撑,而能够支撑家族传承的根本,便是对子弟的教养。

对于这位出身寒门,逆袭成功的黑马,沈皎在天和帝那里看过冯锐的殿试答卷,文笔流畅,虽然因为出身的缘故,对朝局的认知不多,不能总览大局,但却对一地一县的治理很有心得和想法,见解颇深。

沈皎知道,这也是寒门出身赋予其的见解,生活在富贵中的高门子弟,哪里见过农田,哪里知道一县的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所谓一得一失,正是如此。不过,这天下的寒门举子千千万万,寒门的贡生亦是多矣,可也只有一个冯锐。

从其的文章中,能感受道其确实心系百姓,对于如何管理一县有着很深的研究,这些绝非一朝一夕所得,绝对是其日月积累,思考才能得到。她相信,冯锐若是成为一任县令,必然会使其任地的百姓对其感恩戴德,为人拥戴。

天和帝对其颇为欣赏,称赞有加,沈皎知道她的这位皇舅舅一直是为爱才之人,而这位冯锐已经入了他的眼,若无意外,天和帝绝对会对其多加栽培,她相信,冯锐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至于这交际能力,在官场上混个几年,自然会被练出来。

随着宴会的时间越来越长,新科的进士们也都朝着官员的坐席走去,琼林苑中的气氛尽入了高潮。

无论这会场中的气氛再如何热烈,身居高位的重臣和几位大学士身边一直无人,更不用说英国公身边了。

张博钧看着英国公至今都没有提起这琼林宴中的惯例,便朝着其笑着道,“国公爷,趁着如今的场景,和不考教一番新科进士们的才学,我看不如让卫赜这个状元郎赋诗一首以观其的才学如何?”

按照大齐历来的惯例,琼林宴中都要由状元郎对着这琼林宴赋诗一首,张博钧看着英国公迟迟没有动静,以为他忘记了,眼见着这时间已经不早,便出言提醒道。

英国公听到张博钧的话,很是一愣,作为一个武将,他真的对这琼林宴中的规矩一无所知,他知道,自己被天和帝派来主要是自己身份够高,能压得住下面的重臣,也能表现出帝王对这批新科进士的厚爱和重视。

他以为自己来这就是吃顿饭,反正以他的身份也不会有人来对着他劝酒,却没有想到这中间还有些规程,这之前没人告诉他啊。

他虽然不懂规矩,但被张博钧这样笑着盯住,瞬间明白了意思,“正是如此,那就请状元郎作上一首。”

来之前,天和帝特意嘱咐过他,有什么事情不懂的,便问张博钧,他对于此记得十分清楚。

对于这样约定成俗的事情,每任状元郎都会事先准备好,卫赜也不例外,对着诸人躬身一揖,笑着道,“赜领命,能在此时赋诗一首以侍宴,是赜的荣幸,只是赜诗才不佳,望诸位勿罪。”

说完,便将所作的侍宴诗吟了出来,少年端雅的声音再加上其温润如玉的从容风范,成为了此时众人眼中最为隽美的风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