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古代贵女生存手札作者舟舟沐 > 第54页(第1页)

第54页(第1页)

小孩子说话声音大,皇室的女儿讲究讲话柔声细语,可凡事总有意外,圣上宠爱,九公主的顽皮淘气便成了天真活泼。

七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适才还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落下了密密实实的雨点,外面还在晒着被褥,公主太监忙把被子抱进去,湘玉拉着九公主往屋里跑,九公主指着鱼说:“我的金鱼。”

湘玉拉着她:“公主放心,宫女们会料理好。”

湘玉总不能顶着雨回去,丽妃娘娘传来了话,反正也是陪伴公主,今日便别回家去了,和公主一起睡,正对面的屋子刚好适合她俩。

公主听说湘玉不用走,欣喜极了,说晚上让湘玉给她讲故事听,这个难不倒湘玉,先不说她在现代看的那些寓言童话,光是来古代看的杂书,也够说上一箩筐的。

下大雨湘玉走不了,容家的家眷更是不会走,王府别的没有,空屋子多的是,再多一倍人都住得下,湘玉待的不自然,人家容家人在一起阖家欢乐,她一个外人多余。

丽妃娘娘的家人每日都来陪着娘娘,丽妃是宫妃,抛头露面不合适,回到故乡也就去了一趟佛寺上香,其余时间都是待在王府里。

知府大人派人送过来不少土特产,得知丽妃娘娘爱吃临武的鸭子,捉了十几只过来,圈在鸭笼里,给娘娘炖汤喝,临武鸭肉质细腻,滋阴降火,最适合女子食用,丽妃在宫里多年,深谙养生之道。

宫里虽有湘地的绣娘,但到底不如在本地有情怀,丽妃省亲前,知府便挑选了城里最高超的绣娘预备着。

果然,娘娘来了便点名要绣娘刺绣扎花,丽妃最喜欢双面异色绣,绣面正反皆有,两面图案针法相同,颜色不一,这种绣法也最考验绣工的绣艺。

公主带湘玉去给丽妃请安时,丽妃在花园靠湖边的亭阁里,端坐在花开富贵紫檀木美人榻上,榻脚是马蹄腿攒拐子纹,精雕细琢。

身边垂首站了两位绣娘,丽妃娘娘表述了一下自己要的图样,绣娘听明白,说几个人赶工,三日后可以绣好。

丽妃送走了绣娘,和两个小姑娘说晚上一起用晚膳,也没有别人,都是容家自己人,丽妃娘娘温声暖语的问公主有没有给湘玉添麻烦,湘玉忙夸了公主一通,丽妃宠溺的摸摸九公主的发:“可不许太淘气,小心回去我跟你父皇告状。”

九公主就不怕的就是圣上,听到此话小嘴一撅:“我最乖了,父皇才不会怪我,只是下雨了不能在外面玩儿。我还想捉蛐蛐呢。”

丽妃娘娘最娇惯公主,皇宫的草丛里,边边角角也有蛐蛐蝈蝈,安静的时候,能听到草丛里传来的“唧唧唧“的叫声,只是公主金贵,宫人们不带公主去捉,拿些高雅的玩具给她玩。

一位天家的公主,哪里有蹲在地上玩蛐蛐的?太不雅了。来了湖南,九公主像是撒欢的小鹰,无拘无束。

虽说当今圣上有好几个女儿,和九公主相近的也有两三个,可妃子间斗的跟乌眼鸡似的,面上亲密无间,姐妹相称,背地里煽风点火,暗箭伤人。

丽妃娘娘得宠,宫里眼红的妃嫔一大堆,女人们口轻舌薄,说九公主忘了生母,巴结上得宠的丽妃,一个小孩子懂什么?竟被她们扭曲成这般。

同父异母姐妹的情意打了折扣,都圈在自己宫里,轻易不和别人玩,要么怕被人盯上伤害,要么就是怕孩子性子玩野了不好管教,天家看着富贵,可像个牢笼一般。

九公主只有宫女嬷嬷和她玩,见到了大一些的湘玉,对了眼缘,在湖南的日子自由自在。

丽妃娘娘吃晚膳规矩多,晚饭摆在了堂屋,一个大圆桌立在正中,容家人都到了,湘玉打量了几眼,是两个穿着同样条纹见色群的妇人,等在旁边。

丽妃娘娘过来二人行了常礼,娘娘虚扶了一把:“都是一家子,不用客气。”

娘娘坐上主位,便吩咐太监摆膳。六七个穿着淡绿色宫装的宫女把菜肴端上桌,摆盘也有讲究。

宫女们端上菜,有个小太监把菜肴摆好,小太监熟悉丽妃娘娘的喜好,把她爱吃的摆在面前,按理说娘娘用饭有专门的夹菜太监,可丽妃不习惯,说吃饭还得自己动手才进的香甜。

古代吃饭有很详实的餐桌礼仪,汤嬷嬷细心跟湘玉讲述过,首先满桌都没有带骨头的菜,啃骨头发出声响十分失礼,其次汤羹里有菜的话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吸溜饮用,最忌讳的,就是吃饭时唉声叹气,所谓当食不叹,饭桌上哀叹触了霉头,是最惹人嫌的。除这些之外的还有许多,湘玉暗叹,不愧为礼仪之邦。

☆、委婉的拒绝

湘玉跟着九公主坐在下首,屁股挨椅子边坐了一小条,不能实坐,腰板拔的直溜,双眼不乱逛,就盯着自己正前方。

丽妃娘娘见了心里暗暗点头,苏家教出来的女儿规矩真是好,不急不躁,恪守规矩。丽妃发了话,让众人动筷子用膳,湘玉在自己面前的菜里夹了几筷子,细嚼慢咽,不发出一点声响,偶尔和九公主耳语几番。

和丽妃用饭气氛还算热闹,没遵循食不言的规矩,亲近的和容家人拉家常,容家嫂子给丽妃讲乡野的趣闻,丽妃偶尔捧场笑几声,私房话白日都说过了,此刻讲的都是无关紧要的琐事。

容家二嫂问了湘玉一句:“苏七小姐的大哥在哪里读书?”

湘玉回道:“家兄在白鹿书院读书。”

听到白鹿书院四个字,容家二嫂的眼睛亮了亮:“那可是城里最好的书院了,束脩不算多,对门第也不作要求,最紧要的,是学子的学问要好,过了笔试才能进书院,苏家大哥念书不错,以后前途无量啊,不像我家几个孩子,读书不上心,有始无终。”

这话湘玉可就不好接了,人家亲娘怎么埋怨儿子都行,她一个外人总不能跟着说嘴,便笑着没搭言。

容家二嫂见湘玉置若罔闻,进白鹿书院,得有人引荐,没有门路任你是谁,都不成。

容家出了一个丽妃娘娘,看起来炙手可热,但对自家也无甚助益,外人谈起容家便说是借了宫里的光,他家也不认识在白鹿书院读书的学子,纵然想试试笔试,连个机会都没有,丽妃娘娘最爱惜羽毛,求她也没用,定然不会因为这件小事做亏理之事。

若是能和苏家搭上线,让苏家大哥儿引荐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会子容家二嫂急的鼻尖直冒汗,她对自家儿子是很有信心的,孩子是个出类拔萃的,缺少的就是一个机会而已。

要说搭上苏家这条线也不容易,她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苏家那种官宦之家,是不屑与容家凭靠宫妃的家族扯关系的,赶巧容家二嫂遇到了苏家嫡出的女儿,不用别的,能让小女孩给苏家过个话,这事就成了。

容家二嫂想的简单,没甚难的,七岁的娃娃不懂措辞的迂回,她拿几句话绕一下,把苏七小姐缠进去,就说回家里和老爷大哥递个话,婶子给你零嘴吃。容二嫂最懂小孩子,巷子里的娃娃馋嘴的很,闻到谁家肉香果甜,都会问上一嘴,苏家不过是富贵一些,富贵人家的孩子也爱吃东西不是?最好拉拢不过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