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大明不革命王子虚 > (第1页)

(第1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八个字,在圣旨的书面上是这么写的:

——奉

天承运

皇帝诏曰

这是因为“天”

和“皇帝”

都要突出单列,但这与宣读的断句位置无关。

这八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朱元璋本人在登基后,拟定第一封圣旨的时候,亲自解释过这件事情。

《明太祖实录》记载:

“洪武元年春正月丙子:

“上以元时诏书,首语必曰‘上天眷命’,其意谓天之眷佑,人君故能若此,未尽谦卑奉顺之意。

“命易为‘奉天承运’,庶见人主奉若天命,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朱元璋的意思:我作为皇帝,我的一言一行,都是奉天而为,不是我自己在瞎搞。

();()  隐含意思是:这是上天给我的启示,让我告诉你们应该这样做,不是我这个皇帝自己独断专行,你们反对我就是反对老天。

有了这样的表达意图和内在含义,断句方法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从“皇帝诏曰”

这四个字开始,包括后面圣旨说的全部事情,都是最前面的“奉天承运”

框架下运行的。

通俗化的表达应该是“皇帝-在奉天承运状态下-诏曰。”

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种断句方法,会让这句话的含义变成这样的:

我是奉天承运皇帝,我要下一个命令。

这样的隐含意思就变成了:上天让我当了这個皇帝,但我做的事情是我自己决定的,上天可能没有专门指示我去做。

();()  皇帝想要表达这种“独立于天”

的理念,才需要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种强行断句方法。

估计只有作为天子的皇帝已经疯了,才会专门想要故意展现这种逆天意图。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也不符合汉语抑扬顿挫的特征。

朱元璋没有“奉天承运皇帝”

的尊号,如果朱元璋有这种尊号,那后面的皇帝也不能用了。

“奉天承运”

始终都是在描述下圣旨的事情,而不是皇帝俩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