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三国召唤猛将 最新章节 > 第51章 朱儁都被薅秃了(第1页)

第51章 朱儁都被薅秃了(第1页)

汉代军制,将军并不常置。作为常规武官,做到校尉就算是当官当到头了。

只有到了战争来临时,天子才会临时拜将,授予将领统率大军,征讨不臣之权。

武将最高贵者,莫过于大将军,持节行大司马事,名义上全天下的兵马都归他节制。秩万石,金印紫绶,位在三公之上。

大将军之下,稍微次一些的,就是骠骑将军,同样秩万石,金印紫绶,位比三公。

骠骑将军之下,是车骑将军,秩万石,金印紫绶,位比三公。

车骑将军之下,是卫将军,秩万石,金印紫绶,位比三公。

在四大将军下面,还有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东南西北四征将军。

这十二个将军,都有开府建牙,自行任命两千石官员,拥有部曲私人武装的权利。其他的诸如什么伏波将军,奋威将军,楼船将军什么什么,统称为杂号将军,一般为这十二将军下属将领,品秩一般为两千石或者比两千石。

正因为这十二将军权力太大,所以不是倾国战争的情况下,朝廷不会轻易任命。

国朝常规战事,只会拜各种中郎将。

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到了东汉,中郎将不再是皇帝的护卫,而是成了皇帝手中的一块万金油。

例如要打羌人就拜一个护羌中郎将,要打乌桓就拜一个护乌桓中郎将,要打匈奴就是护匈奴中郎将。

这次出征黄巾的三大中郎将,也是这么来的。卢植出征的冀州在北方,为北中郎将;而站在雒阳看东方,兖州在左,出征兖州黄巾的皇甫嵩为左中郎将;豫州在右,出征豫州黄巾的朱儁为右中郎将。

中郎将是一个界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官职,领着和校尉一样秩比两千石的工资,干的却是秩比万石的将军一般的活。同样的带兵出生入死,却没有任何将军该有的待遇。

相当于人在体制内,能力出众到给正式员工甚至部门经理当领导,能为单位创造巨大的价值,但单位连社保都不给你买,出了事你还是临时工?????

天选打工人,卖命大冤种,非东汉的各种中郎将莫属。

同样的,刘和这个讨虏中郎将,也是这么一个情况,属于杂号中郎将。品级什么的,也是银印青绶,秩比两千石,看起来和骑都尉这个官职没啥区别。

不过骑都尉的麾下应该是羽林军,刘和没有权利调动,而当了这个讨虏中郎将之后,还可以拥有真正的兵权,说起来是升官了才对。

这也是刘和成功地按照刘宏的暗示,夺下了轩辕关后,刘宏为了刘和能名正言顺掌控轩辕关的军队,而封的官职。

毕竟骑都尉名义上是天子近卫。

你一个保镖头子带着几万大军驻守一座关隘,这玩意怎么说都不合适,有心之人弹劾刘和一个非法带兵、图谋不轨的罪名,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所以,刘宏此举说来也是为了刘和好,给他升官,给了他名正言顺统领几万大军的机会。

弱冠之年,年方十六就官拜中郎将,这是何等的荣宠?

作为当事人的父亲,宗正刘虞在大殿之上听到自己儿子出息了,都高兴过度,一头撞在柱子上昏死了过去了呢。

但刘和此刻只想骂娘。

朝令夕改,果然是昏君。

中郎将?

呸!

狗都不当!

刘和看着场中还在酣战不休的席君买与狄青,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