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三国召唤猛将 最新章节 > 第16章 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昏君(第1页)

第16章 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昏君(第1页)

初春的寒风还有些冷冽,从大门处吹进来,穿堂而过,搅动了何进的甲叶哗哗作响,也拂动了刘虞刘焉颌下的长髯。

挂在两边墙上的,云台二十八将功臣画像,也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仿佛先臣有灵,不忍大汉江山倾覆,怒而吼之。

刘宏正襟危坐,在功臣画像陪衬下,一改往日轻浮形象,面色严峻开口道“自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孝桓帝驾崩,朕登基以来,至今已然十七载。”

刘焉刘虞两个宗亲一脸懵逼,不明白皇帝突然说这个是因为什么,便只好眼观鼻鼻观心,静坐以待下文。

“朕御极十七载,大开党锢,卖官鬻爵,宠幸宦官,到底做了多少荒唐事,朕都记不清了。想来,连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宗亲,也是在心里大骂朕是昏君吧!”

刘焉刘虞面色大变,赶紧起身离开矮几,跪地请罪道“臣不敢!”

只是低着头的刘焉虽然面色凄凄,但眼神闪烁,显然言不由衷。

而跪在刘焉身旁的刘虞,虽然也低着头,但面色就精彩多了。

我虽然没骂,但我儿子天天骂啊。。。。。。。

而坐在上的刘宏,只是哂然一笑,对着跪地请罪的两人挥了挥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然后接着说道“大汉积弊,非一朝一夕,乃是从世祖光武帝时,就已经形成了的定局。我大汉能够在世祖手中中兴,与其说是世祖雄才大略,倒不如说是世家大族选择了世祖,时也命也!”

跪地请罪的刘焉刘虞二人,同时心头一颤。

妄议祖宗,这大逆不道的话,能说吗?

而刘宏全然没有在乎刘焉刘虞二人,依然自顾自道“这天下,与其说是刘汉之天下,倒不如说是世家门阀之天下。对于这一点,朕在登基之初,就已经有所明悟。”

刘焉刘虞二人,将头埋得更低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这天下有识之士,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作为皇帝的刘宏,你把话这么明说了,让人怎么往下接?

刘焉刘虞闭口不言,天子刘宏却兴致勃勃。

“世祖度田案,就是对世家门阀的一次反击,牵连的世家门阀不计其数,甚至郡守高官都杀了二十余人,但最后依然功败垂成。从此世家坐大,汉室垂微。”

度田案,就是在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之后,起的一次针对世家土地兼并的政策。意在限制世家豪强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和便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徭役。

只是此政策,虽然在光武帝的雷霆手段和血腥镇压中推行了下去,却收效甚微。甚至面对“群情激奋”

和武装反抗的世家,即使是刚强如光武帝刘秀,在看到刚刚一统的天下,又面临分崩离析之际,也不得不选择妥协。

世家可以选择刘秀,自然也可以再选一个听话的刘家子,反正都是大汉,反正都是姓刘,只要这姓刘的皇帝听话,是谁都没区别。

从此,后汉一朝,土地兼并再也没有得到任何遏制,可以说,光武帝刘秀的后汉,从建立之初,就已经能看到灭亡的结局。

“世家把持朝政,趴在大汉身上吮髓吸血,察举孝廉本为良政,如今也成了世家子弟入仕之本。别说是庶民无报国之门了,就是寒门子弟,也是入仕无路,只能依附于世家。如此世家愈壮大,汉室愈微矣!

朕卖官鬻爵,也是另辟蹊径,为了在世家把持的朝堂中,另开一条士子晋升之路而已!

朕些许名声不足挂齿,只要我大汉社稷江山能够稳固,朕就是被万代唾弃又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