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宁安是哪 > 第8章 不合厌杭州(第1页)

第8章 不合厌杭州(第1页)

杭州是富庶之地,杭州丝绸天下闻名。家庭小绸坊充盈大街小巷,有人说:“机杼之声,比户相闻””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可见这条产业链的成熟达。

百姓的衣裳大多光鲜亮丽。繁华街头,少年少女身着干净整洁的布衫,腰系青巾,或端着白瓷杠子,或捧着簸箕,沿街叫卖签菜。

还有那多情的胡女倚着盛满西域美酒的木桶,笑着招揽着经过的路人。

街角店铺外随意一坐,几个大钱便可吃上外皮焦脆内里软香的煎饼。若加上一碗珍酿,着青衫罗裙的中年妇女,就会笑着端上一碗青花白瓷珍酿。

杭州的印刷业、瓷器业、造船业、制扇业同丝织业相比也毫不逊色。姜雪蕙多方考察,最后在丝织业的基础上圈定了服装这行业。

姜雪蕙还留意到杭州设立了市舶司,专门对接海外贸易的机构,杭州是重要的对外港口。她跑了一个月,托大伯父让市舶司送来历年对外贸易的丝绸产品的销售情况。

她不懂设计打样制衣,可她懂色彩画图样,她的审美经过后世大量绘画作品的提炼。

还有后世古装剧泛滥,精品倍出的同时服化道愈精美。哪怕依样画葫芦,她都能画出十年的服装设计稿。

等跑完全杭州有名的成衣布料商铺,确定没有同她手中的款式重复后。她决定先试着打开这里的市场,直接做手工制作成衣,走中高档路线。

丝织业兴旺,就意味着竞争激烈。每年倒闭的衣坊不计其数,新的衣坊又如雨后春笋冒出头。

姜雪蕙靠着大伯的关系,盘下一家倒闭的大制衣坊,学着现代工厂作业,将制作步骤分开,裁布,封边,镶嵌,绣花,到成品整成流水线。

通过有口碑的牙行聘请来大量的绣娘,裁缝和女工,分工去制作出精美的衣袍。她先从小众的男装开始,降低被大商行阻击的机会。

姜雪蕙做好营销方案策划书,同大伯父伯母讲述了一下午,他们都很支持她的想法,并主动要求下场帮忙。

大伯父找来师爷,从杭州各大书院和武学院选出三十五名十几到二十多岁的贫寒学子,要求身材高大,长相周正,面部无痕,无斑,无黑点。

聘请他们到一家铺子做临时工。薪酬给的高,条件也宽松。需先经一个月的礼仪和四方步的培训,还要求说话文雅,特别强调对女子要尊重有礼。

训练合格后休沐日就穿着新衣到繁华路段逛街,每月还要抽几天时间继续加强仪态培训。

对比学子们私下找的抄书,打扫,酒楼算账等活计的薪酬要高很多,不但送免费衣服穿,还能学习世家子弟的礼仪。

又听闻是知府大人牵头,能趁机与知府大人打好关系,令很多学子跃跃欲试。

师爷说完条件一一询问过去,居然全部都愿意去,丝毫不觉得被下了面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