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女王爷扮男装娶妻生子 > 第48页(第1页)

第48页(第1页)

最开始只是三三两两的商贾来,到后面来的商贾越来越多,队列排到了府衙外的大街上。几人忙得早饭都来不及吃。

正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又有衙役来报,说京城送来的药材到了。

这批药材来得很及时,袁沛初派了衙役去通知梁太守,将药材安排入了库,这些药材要怎么用,要等医官来确认。

第三天。

皇帝召集三省官员,商议修改律法之事。

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侍郎都极力反对,只有尚书省尚书赵正雍默不作声。他不是支持这项律法,而是已经有两省都反对了,他要给皇帝留点面子。

商贾自古便是末等民,律法若一修改,以后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与他们一样的士族。本来是任他们压榨的末等民,以后说不定就会成为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士族,这是这些官员不能接受的。

大政殿内。

嘉定沉着脸看着殿内吵翻天的三省官员,这个说不符合祖制,那个说不符合礼法。

嘉定一拍桌子,怒吼道:“谁反对,谁就负责将国库的亏空填满!”

此言一出,殿内鸦雀无声。国库何以空虚至此,大家心里都有点数。这么几百万两银子的亏空,谁敢站出来说他能填?终于将修改律法扯到了银子上,大家都沉默下来。仔细想想,若是这项律法真的能带来那么大利益,那好像修改修改也没什么。

律法顺利地修改了,新律一出,天下儒生立即就炸了。新律修改的是祖宗定下的祖制,一时间,各地的文士组织了各种集会,写文章声讨、反对新律。但是并无作用,新律至嘉定二十年元月便会开始天下施行。

李晃第二天就收到了嘉定的回信,她看完内容,笑了笑,皇上果然同意了。这几天几乎城里所有的商贾都来捐了至少一个名额,一共九百多户,捐银一共二十万余两。

等灾区的一众事宜都处理完毕,李晃跟着李睿踏上归程时,已经是八月十三,只有两天便是中秋。

☆、约见

去的时候轻车简从,回来一行人却浩浩荡荡,一百骑抽调的府兵前后压阵。不因别的,车队中有五车银子。二十余万两银子,光重量就达一万余斤。

为安全起见,没有赶夜路,等李晃等人到达京城时,已是八月十五,下午未时末才进了城门。

京城内四处张灯结彩,益州灾情完全没有影响到城里的百姓过中秋佳节。李晃后面也跟着李睿去过灾区,那惨烈的景象,李晃平生不想再看第二次。再次回到繁华的京城,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让李晃感觉像置身梦中般。

李晃跟着李睿进了宫门。

高耸的银灰色宫墙依旧壮丽肃穆,这条宫道,李晃不知走了多少回。李晃静静地骑着马往前走,这次却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李晃随马车停在文昌门前,等待皇上的旨意。李睿先行进去面圣。

李睿进了御书房,跪下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嘉定站起身,走过来将他拉了起来。嘉定看着明显消瘦很多的李睿,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太子辛苦了。”

李睿沉声说道:“这是儿臣的责任,儿臣不敢谈辛苦。”

嘉定点点头,问起李晃来,“晃儿呢?”

李晃答道:“儿臣与晃儿在益州收到捐银共二十余万两,现在晃儿随拉银的马车一起在文昌门外听候父皇的旨意。”

嘉定面带惊讶,李晃只在信中说率先在益州开始施行,并没有提及收到了多少银子,没想到竟有二十万余两。

嘉定抚掌,连说了两句“好啊!好啊!”

。南北两疆军营的军饷已经两月没发了,再拖欠,怕是会引起异变。这二十万两银子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嘉定当即就下旨,命户部官员前去接收银子。

李晃这会儿正半躺在马车上,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闭目养神。突然她就感觉阳光好像被挡住了,睁开眼一看,是苏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