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网>庶子争天下 > 第17页(第1页)

第17页(第1页)

等他逛完一圈沈园,原本在这个院子里打理的下人已经做好了午饭,沈从玉的小厮也把主卧打扫了出来。沈从玉也累了,吃过饭就回屋睡了。

主卧很大,被屏风分成两个部分,外面有个炕,炕上放着一张矮桌,屏风里面的床是张楠木雕刻的镂花木床,散发着年代的气息。屋里还有一股檀香的味道——沈从玉知道这是他爷爷生前最爱的熏香,估计也是先帝吩咐的。

床上垫了很厚的褥子,蜀绣的被子里絮着很重的棉花,盖上去像被压着一样——沈从玉从小在江南用的都是轻薄的料子被,咋还不习惯,就要下人换上他从江南带过来的丝被。在这边做老的宫人阻止了:“沈少爷这使不得,京城的天气比不得江南,虽说是晚春,但夜里睡着还是很冷的,您就将就着,等天气真的变暖再换也来得及。”

沈从玉看他们说的不像糊弄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老老实实地躺上去了。

他认床也认环境,这一觉怎么都睡不好,做了个乱七八糟的噩梦后他就惊醒过来,这时已经是日暮时分,夕阳透过镂花窗射进来,洒了一地的暖光。他侧躺在床上看着那些阳光,似乎还能看到因为空气流动而漂浮的灰沉,屋子里有股古老的味道,沈从玉觉得他一闭上眼就能想到他爷爷在这里时的情景——爷爷会不会也像他现在一样看着夕阳发呆,想着伤感的事情。院子外面很安静,大概是知道他在休息,所以院子里都没什么人走动。沈从玉只能听到偶尔几声归巢鸟的啼叫。他有点怀念江南热闹的沈家庄了,不知道他爹现在在做什么呢,没了自己可操心,他是轻松还是寂寞呢?

他从床上坐起,披了外衣就下床往桌案走去,桌面上压着几副字画,是他爷爷的笔迹。

晌午春寒消,别院日暮照;叹不知春晓,唯笑还年少。

这首诗写得潇洒不羁,字里行间都是洒脱的笔画,应该是爷爷年轻时的作品。

他推开窗,正对着一院子的暮色,里面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暖色,感觉像是一个美好的梦境。他似乎还能看到多年后院子里多出来的调皮子孙,而他就在榻上看着他的儿孙们在院里嬉戏的场景。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沈从玉恍然这么觉得。

晚上的吃食比中午要丰盛许多,色香味俱全,但是北方的口味偏重,不是香的就是辣的,不知是因为独在异乡,还是因为长途跋涉,沈从玉也没什么胃口,只是细细吃了几口便停了筷子。伺候的宫人怕是自己服侍得不周到,便忙问沈从玉有什么要求提出来让他们改进——他们出宫前是受过宫里老太监教导的——沈家是先帝的恩人,必须好好伺候着,不得有半分闪失。所以对于这位即使是庶出的少爷,他们也丝毫不敢怠慢,更何况现在沈家还算是半个国舅府,宫里那位受宠了十五载的德妃娘娘就是沈家的小姐。

沈从玉也没什么架子,他在沈家庄的小院时就跟小厮丫鬟下人都打成一片没个主子样子,见他们如此战战兢兢他也不习惯。于是他和颜悦色问道:“园里的厨子是北方人罢?”

管事的老太监出来回答:“回公子的话,厨子是宫里分出来的御厨,是北方人。”

沈从玉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口味比较清淡,你们应该也都是北方人,以后厨子就给你们做饭,我的那份单独由我带来的厨子做,当然我不会亏待你们,既然你们是宫里赏给我的侍从,每日三餐每月俸钱我都会额外给你们,吃住上也尽量给你们有所改善。”

那位老太监听到这话,带着几个宫人福了福:“谢沈少爷恩赐。”

沈从玉却大大咧咧地摆手:“别给我来这套虚的,以后你们见了我也不用跪安福身的,我自由惯了,你们随意,我对下人没什么架子,既然生活在一个院子,那咱们也差不多是一家人,你们好好工作,少爷我不会为难你们。”

说罢他示意他带来的老管家把大厅里面的东西带出来——那是下午他们包好的红利。沈从玉拿过那一叠红包,逐个分发了:“我这算是乔迁,就给你们每人一个乔迁大喜的红包,钱不多,就是个意思,你们不要嫌弃。”

那几个宫人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主子,个个喜出望外,红包鼓鼓的,一掂量就知道里面的分量——竟是足足的一两钱。当下他们就有了底子:沈家是江南首富,只要服侍好了眼前这位小公子,那就是衣食无忧了。由此他们对沈从玉的事更加上心了。虽然在宫里做事赏钱也不少,面子也好看,可是只有做老的宫人才知道,其实在宫里每天都是提着脑袋做事的,稍不小心就是掉脑袋的事,与在沈园一比,竟也不值一提。

安顿好园里的事情,也月上中庭,北方夜里的确比江南还要寒冷——江南是刺骨的寒,京师则是冷在外表。沈从玉下午睡得多了,此时也没睡意,他掌了灯,在主卧的桌案上翻看他爷爷留下来的书,可能是南迁时东西太多,而他又走得急,这里很多东西都没带回江南,有很多书是沈从玉从来没看过的。

从他爷爷留下的书信里沈从玉可以知道很多祖上的事,沈家从前朝开始就是京城巨富,家财万贯。到了他爷爷那代朝廷动荡局势不安,边疆外族纷纷起义作乱,当时太祖还是个守疆大将,面对还在夜夜笙歌的宫廷大失所望,而他那时年轻气盛,一气之下就揭竿而起,带着起义军和自己磨下的十万大军就攻打进了朝廷——当时他爷爷还在京师,一面怕被上面怀疑,一面又暗度陈仓给太祖的军队送粮送钱,可以说太祖的起义成功,沈家老祖宗功不可没。可是最后他们也没能在一起,这是让沈从玉最疑惑的地方。

沈从玉见过他爷爷的画像,那是一个很清俊的青年,抬手举止之间都是儒雅,他也想不出他爷爷年轻时的不羁和张扬。

第二天一大早宫里就来了人,还是宫里德妃的宫女太监,沈从玉见识姑姑的亲信,便让吹梅拿出从扬州带过来的洞庭碧螺春招待,那个公公态度恭恭敬敬的,喝过茶就说了正事:“沈公子,德妃娘娘让咱家给您传个话,她思念娘家思念得紧,想让您择日进宫见一面,就定在这个月中旬,您可要记得,到时咱家会来接您。”

沈从玉对他姑姑没什么印象,因为他还没出生他姑姑就已经进宫好几年了,因为路途遥远,这么多年一次都没回过娘家,沈从玉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她,只听说她是个大家闺秀。

他让小厮下去拿了打赏:“我定不会忘记的,公公这趟辛苦了,到时还有劳驾您来接我。”

公公看到沈从玉要把手中拿着的那块黄玉给他,当下心里一跳,忙道:“公子这使不得,折煞老奴了。”

这时他的自称都改了,他之前还觉得自己是宫里的掌事太监,不免高人一等,没想到沈家不是一般人家,他都要忘记他见的是天下首富的公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