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农家福妻种田暴富了笔趣阁 > 第一百零五章 酒坊第一批工人(第1页)

第一百零五章 酒坊第一批工人(第1页)

吃完番茄滑蛋饭,开始正式吃火锅。

骨汤锅底清淡滋补,牛肉烫变色即可食用,软嫩鲜香,配上调制的沙茶酱,更是给牛肉增加了几分风味。

番茄锅底酸爽开胃,番茄中特有的酸性物质,使牛肉更加嫩滑,让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两种锅底,都有各自的簇拥者。

胡老三,李九只尝了几口番茄锅底就改吃清汤锅底,认为牛肉还是要原滋原味的才好吃。

白灿和谷雨则是对酸爽开胃的番茄锅底情有独钟。

安安和胡汉卿属于两种都可以的。

外边的雨已经小了很多,傍晚时分又出现了太阳,东方的天空还出现了一道艳丽的彩虹。

饭已经吃完了,雨也停了,安安几人和胡老三还有白灿辞行,依然是胡汉卿送几人回家。

这次路上,胡汉卿请教安安,今天的番茄汤底是否可以改良一下,用作炸鲤鱼的浇头。

安安觉得,胡汉卿天生就应该是个厨师,这领悟度,太快了。

“当然可以,你可以尝试多加点糖,做糖醋口味的,最后加些油,浇头颜色会鲜亮些。”

胡汉卿记在心里,点了点头,家里还有一些番茄,够他实验调配几次的了。

给几人送到张家宅子门口,胡汉卿告别离去,今天王大娘不在,邻居欧阳大爷拿着水烟袋,浑浊的眼睛盯着眼前的几个年轻人。

安安不常住这边,对邻街坊都不熟悉,也不必打招呼,几人进门,直接关上门,不想满足那些有窥探欲的人。

因为碰到了王真,几人没了定制酒具的性质,苏铮决定自己买陶土,自己做。

已经出来两天了,再不回家,家人肯定得着急了,安安决定把采购制作酒坛的材料委托胡老三帮忙,看白灿和胡汉卿的态度,估计很快两家就会成为亲戚了。

制作陶罐,黏土、釉料、彩料三种原材料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还需要陶轮、烤炉、刻刀来加工陶坯。

这几样东西都不算少见,让胡老三买些质量好点的东西就是,至于颜色,本来想做成安安喜欢的粉色,不过目前没有找到她们想要的那种颜色,只好作罢,改作纯黑色酒坛,这也是安安提议的,她觉得黑色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神秘感。

第二天清晨,几人依然去昨天那个小摊子吃饭。

今天几人点的是麻花还有鸡蛋羹,依然是和油条一样的酥脆可口。

吃完饭,安安准备去城西的卤味铺子买点他家的零食,他家的风干鸭脖和麻辣鸭肠简直一绝,张家人都喜欢吃,而且风干食物,能储存的时间更久些。

安安准备多买些,回家和家人一起喝酒庆祝。

卤味铺子不远,几人刚吃完饭,正好溜达着过去。

距离铺子不远,安安又见到了昨天当铺遇到的大娘。

这次大娘不是一个人,旁边有个看着二十来岁羸弱的青年,应该就是大娘的儿子。

大娘的儿子看着和大娘一点不像,也许是常年生病卧床的原因,大娘的儿子很白,眼睛很大,睫毛也很浓密,嘴唇薄薄的,没有血色,和黄黑皮的大娘形成鲜明对比。

大娘神色有些焦急,拉着少年,少年面色温和,在说着什么安抚母亲。

许是昨天听了大娘的故事,安安对大娘和她儿子有些好奇,稍微靠近了些,想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通过两人对话,安安大概知道了生了什么事。

原来大娘的儿子一直趁大娘不在的时候,偷偷出来给杂货铺子记账算账挣点钱想补贴家用。

往常刘大娘除了药铺和米铺,其他铺子是一概不会去的,也就一直没现。

直到今天,王大娘当了簪子手里有了点钱,想买点肉给儿子补补身子,割肉回来想起家中没有八角了,这才来杂货铺子想着买点,碰巧遇到了在这干活的儿子。

刘大娘心疼儿子,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儿子出来受累,明明当年那么精彩艳艳的一个人,如今竟要为了几文钱,来给别人铺子做零工,何况身子也不太好。

刘大娘的儿子倒是个看的开的,连肚子都吃不饱,此时提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何况他只是给杂货铺子记账算账,算不得什么累活,比起刘大娘给人浆洗衣服受的苦,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刘大娘对儿子心疼自己的行为很感动,还没来得及感动,租住房子的房东就找了过来。

“刘寡妇,这是有钱了,都能吃上肉了!欠我的两年房租该给了,看你们可怜,已经容许你们拖欠这么久了,赶紧把欠的钱补齐。还有,你们这几天赶紧去找别房子吧,我儿子成亲要住你们现在那个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