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药用植物学知识框架图 > 第5章 植物组织1(第2页)

第5章 植物组织1(第2页)

37。根据来源和形态结构的不同,保护组织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两类。

38。表皮是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为初生保护组织,通常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但有些植物表皮能产生2~3层细胞,如夹竹桃和印度橡胶树叶等。

39。表皮细胞通常为扁平状的方形、长方形、长柱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内有细胞核、大型液泡及少量细胞质,其细胞质贴紧细胞壁,一般不含叶绿体,但常有白色体和有色体存在,并贮有淀粉粒、晶体、鞣质和花青素等。

40。植物体的表面不是全部被表皮细胞所密封的,在表皮上还有许多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41。双子叶植物的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两个保卫细胞凹入的一面是相对的,中间的孔隙为气孔。

42。气孔和周围的两个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43。气孔多分布在叶片和幼嫩的茎枝上,它有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散的作用。

44。保卫细胞比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小,是生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并含有叶绿体。

45。保卫细胞不仅在形态上与表皮细胞不同,而且细胞壁的增厚也很特殊。

46。当保卫细胞充水时,向表皮细胞一方的壁膨胀弯曲,将气孔缝隙拉开,气孔张开,利于气体交换及水分的蒸腾。当保卫细胞失水恢复原来伸直状态时,于是气孔就缩小而闭合,控制气体交换及水分散失。

47。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光线、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48。气孔的数量和大小,常随器官的不同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如叶片中的气孔较多,茎的气孔较少,而根几乎没有。

49。有些植物的气孔,在保卫细胞周围还有一个或多个和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胞,称为副卫细胞。

50。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称为气孔轴式或气孔类型。

51。双子叶植物的气孔轴式有:平轴式(平列式)、直轴式(横列式)、不等式(不等细胞型)、不定式(不规则型)、环式(辐射型)。

52。平轴式:气孔周围通常有两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如茜草、番泻、落花生和菜豆等植物。

53。直轴式:气孔周围通常也有两个副卫细胞,但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垂直。常见有石竹科、爵床科(如穿心莲叶)和唇形科(如薄荷叶)等科的植物。

54。不等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为3~4个,但大小不等,其中一个明显较小。常见于十字花科(如菘蓝叶)、茄科的烟草属与茄属等植物。

55。不定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大小基本相同,而形状与表皮细胞相似。如桑、艾、枇杷、洋地黄等植物。

56。环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形状比其他表皮细胞狭小,围绕气孔排列成环状。如桉、茶等植物。

57。毛茸是由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突起物,具有保护、减少水分蒸发、分泌等作用。

58。根据毛茸的结构和功效可分为腺毛和非腺毛两类。

59。腺毛是能分泌挥发油、树脂、粘液等物质的毛茸,为多细胞组成,可分为腺头和腺柄两部分。

60。腺头通常为圆球形,具分泌作用,由一个或几个分泌细胞组成。

61。腺柄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

62。在薄荷叶上,还有一种无柄或短柄的腺毛,头部常由8个(或6、7个)细胞组成,呈扁球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称为腺鳞。

63。有的植物的腺毛存在于薄壁组织内部的细胞间隙中,称为间隙腺毛。

64。非腺毛是无分泌作用的毛茸,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无头、柄之分,顶端通常狭尖,单纯起保护作用。

65。由于组成非腺毛的细胞数目、形状以及分枝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线状毛、棘毛、分枝毛、丁字毛、星状毛、鳞毛。

66。毛茸还有保护植物免受动物啃食和帮助种子散布的作用。

67。周皮存在于有增粗生长的根、茎的表面。

68。表皮下的某些薄壁细胞脱分化重新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69。木栓形成层细胞活动时,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

70。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者合称周皮。

71。周皮形成时,位于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排列疏松、椭圆形、类圆形的薄壁细胞,称填充细胞。

72。填充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将表皮突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裂口,称皮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