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药用植物学题库和答案 > 第25章 被子植物门4(第2页)

第25章 被子植物门4(第2页)

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茎粗壮,表面多为红棕色至暗棕色。全体密生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蓝紫色;雄蕊10,二体。荚果呈镰刀状弯曲,密被刺状腺毛及短毛。

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及河岸沙质土上。根状茎及根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苦参

落叶半灌木。根圆柱形,外皮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托叶线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冠淡黄白色;雄蕊10,分离。英果条形,先端有长喙,呈不明显的串珠状,硫生短柔毛。

本亚科常见的药用植物还有:

扁茎黄芪,分布于陕西、河北、山西、内蒙、辽宁等省区,种子(沙苑子)能

益肾固精,补肝明目;

野葛,除新疆、西藏、东北外,分布于其他各省区,块根(葛根)能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密花豆,分布于云南及华南等地,藤茎作“鸡血藤”

药用,能补血,活血,通络;

香花崖豆藤(丰城鸡血藤),分布于华中、华南、西南等地,藤茎在部分地区亦作“鸡血藤”

药用。

46。芸香科

多为木本,稀草本。有时具刺。含挥发油。复叶退化叶、花、果常有透明的油腺点。叶常互生,多为形成复叶或单身复叶。花多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13排成聚伞、圆锥花序;萼片3~5,合生;花瓣3~5;雄蕊常与花瓣同数或为其倍数,着生在花盘基部;子房上位,心皮2至多数,合生或离生。每室胚珠1~2。柑果、蒴果、核果、蓇葵果。

本科约150属,17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有29属,约150种,分布全国。已知药用的有23属,105种。

本科显微结构含油室,果皮中常有橙皮苷结晶,草酸钙方晶、棱晶、簇晶较多。

本科植物常含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等。

47。芸香科药用植物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常具枝刺。叶互生,革质,卵状披针形,单身复叶,叶翼不明显。萼片5;花瓣5,黄白色;雄蕊15~30,花丝常3~5枝连合成组。心皮7~15。柑果扁球形,橙黄色或橙红色,囊瓣7~12,种子卵圆形。

长江以南各省广泛栽培。成熟果皮(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果皮及内果皮间维管束群(橘络)能通络理气,化痰;种子(橘核)能理气散结,止痛;叶(橘叶)能行气,散结;幼果或未成熟果皮(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酸橙

与上种的主要区别为小枝三棱形,叶柄有明显叶翼,柑果近球形,橙黄色,果皮粗糙。

主产四川、江西等各省区,多为栽培。未成熟横切两半的果实(枳壳)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幼果(枳实)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黄檗

落叶乔木,树皮淡黄褐色,木栓层发达,有纵沟裂,内皮鲜黄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5。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边缘有细钝齿,齿缝有腺点。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5,黄绿色;雄花有雄蕊5;雌花退化雄蕊鳞片状。浆果状核果,球形,紫黑色,内有种子2-5。

分布于华北、东北。生于山区杂木林中。有栽培。除去栓皮的树皮(关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同属黄皮树与上种的主要区别为树皮的木栓层薄,小叶7~15片,下面密被长柔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省。树皮(川黄柏)功效同黄柏。

吴茱萸落叶小乔木。幼枝、叶轴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有特殊气图15-28酸橙味。叶对生;羽状复叶具小叶5~9,叶两面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萼5,花瓣5,白色。蒴果扁球形开裂时成蓇葖果状,紫红色。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区。生于山区疏林或林缘,现多栽培。未成熟果实药用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

本科常见的药用植物还有:

枳(枸橘),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及长江以北地区,未成熟果实亦作枳壳(绿衣枳壳)药用;

香圆,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果实(香橼)能舒肝理气,和胃止痛;花椒(川椒、蜀椒),除新疆及东北外,几乎遍及全国,果皮(花椒)能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种子(椒目)能利水消肿,祛痰平喘;白鲜,分布于东北至西北,根皮(白鲜皮)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48。大戟科

草本、灌木或乔木。常含有乳汁。单叶,互生,叶基部常具腺体,有托叶。花辐射对称,通常单性,同株或异株,常为聚伞、总状、穗状、圆锥花序,或杯状聚伞花序;花被常为单层,萼状,有时缺或花萼与花瓣具存;雄蕊1至多数,花丝分离或连合;雌蕊通常由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3室,中轴胎座。萌果,稀为浆果或核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