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嬴政开始盘点 > 第139章 功臣之首丘福(第1页)

第139章 功臣之首丘福(第1页)

【在隶属于燕王旧部的功臣中,共有四人封国公,其中张玉和陈亨二人早逝,因功臣领袖就是朱能和丘福二人。】

【永乐四年,朱棣任命朱能为征夷将军,让他率兵征讨安南,并亲自到龙江为他饯行。同年十月,朱能在行军至龙州时病逝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

【朱能的英年早逝,让丘福成为永乐一朝实际上的功臣之,可谓是举足轻重。】

【在朱棣辉煌的一生中,靖难也算不上什么,只有五征蒙古绝对是其人生中的最高峰。】

【作为皇帝,御驾亲征亲领大军到敌人的地盘上征战,一度打得对方只能四处逃窜避而不战,朱棣也是汉人天子中唯一位再三越过沙漠御驾亲征获得胜利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点亮封狼居胥成就的皇帝。】

【但是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朱棣“无人可用”

的尴尬。刚开始因为本雅失里杀了明朝使臣郭骥,朱棣因此大怒,欲兴兵北伐。】

【可当了皇帝了,掣肘就多了,不能轻易出征了。就算朱棣打仗再厉害,也不能因此而破例,所以他命丘福挂帅领兵北征。】

【史书上评价丘福为福奋起行伍,朴戆鸷勇,每战为军锋,用兵敢深入。】

【虽然他谋略不足,但勇猛有余,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在靖难之役中丘福曾多次担任军队先锋,亲自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

【每次战斗胜利以后,诸将都是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唯独丘福总是慢悠悠等到最后才上报功绩,朱棣很欣赏他这种行为,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

。】

【朱棣在登基以后,大封功臣,以丘福为。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与世券。】

【可以说丘福就是朱棣钦定的靖难第一功臣,但是丘福这个人作战虽然厉害,但政治嗅觉却极不灵敏。】

【应该是因为同为武人的原因,在永乐朝的夺嫡之争中,丘福是大力支持汉王朱高煦的。甚至多次劝朱棣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参与夺嫡,对于臣子,尤其是丘福这种手握兵权的臣子来说,这种直言不讳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有时甚至还会给自身招来灾祸。】

【不过还好的是,可能是由于朱棣也是武人,比较了解自己这个老部下,对于这个大功臣他还是比较宽容的。】

【在立了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以后,朱棣命丘福为太子太师,并且“寻命与蹇义、金忠等辅导皇长孙”

。】

【朱棣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希望丘福与太子一系缓和关系,并且让其成为太子一系的人,免得日后被打压,可以说朱棣对丘福算是煞费苦心了。】

【永乐七年,等到朱棣确定由丘福负责北征以后,更是对他寄予厚望,命其率领十万精锐,再以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同时考虑到丘福谋略不足,朱棣又一再交代要他谨慎小心行事。】

【其实朱棣也是没办法,按理来说丘福一直以来大都是以战将的身份作战,虽然勇猛,但确实短于谋略。靖难之时,大家都在朱棣的指挥下,所以这一点也没什么。】

【可时间走到了永乐七年这个时候,丘福作为目前的军方第一人,朱棣要北伐就不可能绕过他去。除了朱棣本人,其他人是不可能在丘福还在的情况下,挂帅出征的,否则将丘福又置于何地?】

【但朱棣也担心丘福作战过于猛,轻敌冒进,因此告诫他道“兵事须慎重。你到达开平以北后,即便看不到敌军踪迹,也应做好时时临敌的准备,相机进止,不可固执己见。如果一战未捷,那就等下一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