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嬴政开始盘点 > 第92章 隋灭南陈 上(第2页)

第92章 隋灭南陈 上(第2页)

【这又是为什么呢?想要解释清楚这个原因,就要先来分析一下南方政权的长江防线。】

【对于所有在江南建立的政权而言,江防无疑是最重要的,而最好的方式便也是全据长江。也就是占据长江的上游和下游,有长江天堑在,北方一般也不会轻易挑起南北大战。】

【而历史上的数次南北大战,也都是因为北方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长江的一段之后,才得以开战:西晋灭吴、前秦攻东晋、隋灭南陈,都是因为北方政权占据了长江上游。赤壁之战例外,曹操当时占据的是中游。】

【虽说此次大战和西晋灭吴很像,但南陈的局面是比东吴的局面还要差的。东吴当初尚且据有江陵,江陵位于长江北岸,是长江中游的重镇,也是防御的重点,而反观南陈则从来就没有占据过江陵。】

【而在长江下游,西晋与隋的优势也是一样的:两者都已经能直接到达长江北岸的广陵,隔江与南朝都建康相望。】

【不同的是,在建康以北,隔江相望的淮南一带,东吴当初还占有江北的一部分土地;而陈朝在江北则完全没有据点,只能沿江据守,被动防御。】

【可以说,南陈的局势,是整个南北朝时期,最困难的南方政权,】

【而且,让南陈更为劣势的一点在于:当初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是满朝反对,就连他的亲信贾充都表示不赞同,司马炎只有依靠羊祜才得以坚定决心;而如今隋朝新朝初立,朝野上下人人争先,都想借此机会更近一步,因此隋朝满朝文武都跃跃欲试,争相向杨坚献策南征。】

【毕竟这可是灭国的功劳,谁不想争一争,在者依照当时的局面,两国实力差距极大,再谨慎的人都想试一下。】

【而南陈的皇帝陈叔宝虽然不如孙皓那么昏聩,但从后面的表现来看,他的懦弱无能,犹豫不决,给他的国家带来的后果却更为致命。】

【在北方,杨坚在清理了内部宇文氏的残余势力和摆平了外部的突厥问题以后,即开始准备南征。】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三月,隋文帝杨坚下诏伐陈;十月,于寿春设淮南行省,以晋王杨广总统八十总管、五十一万八千名士兵南征,实际决策者为元帅长史高熲;十二月,战事正式开始。】

【为什么从三月下旨伐陈,直到十二月才开战呢?一是隋朝吸取了苻坚的教训,务求做好完备的军事动员和调度工作;二来便是在等长江的汛期。】

【长江夏秋季的汛期,会给北方军队和相关的后勤补给造成极大障碍,因此历来南北大战,北方均要避过这段时间。西晋灭吴、淝水之战都是十一月。】

【在西晋灭吴之战中,功劳最大的,应该是益州刺史王濬。王濬于益州造船,顺流而下直抵建康,沿途击溃东吴荆州水军,并控制了建康附近江面的制水权,使得东吴的长江天险完全失去防御作用,由此才有“一片降幡出石头”

,吴主孙皓出城请降。】

【如今时间走到了隋朝,承担这一重要使命的,是清河公杨素。但杨素在灭陈战役中的战绩,却完全当不起他名将的称号:他也在上游造了船,也带领水军顺流而下,但尴尬的是,直到建康被攻破,陈叔宝被抓,他的船队也还没有突破陈军的中游防线。】

【由此也可见,当时南陈的水军在水战中的表现还是可以的,也不负立国后的多场大战的历练。隋军的两路水军:杨素从上游沿江而下,秦王杨俊出汉水口,都被陈军阻挡在了原地,一直都没有什么作为。】

【按照当年西晋灭吴的规划,水上战争获胜,才是倾斜战争天平的关键所在。只有取得了建康附近的制水权,北方才能真正挥出实力上的优势。否则军队再多,渡不了江,那也是空气。】

【但很明显,杨素和杨俊没有完成这个重大使命。这时候,反倒是下游的隋军,带来了战前完全意想不到的惊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