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穿越红楼之宫女 > 第122章(第1页)

第122章(第1页)

第213章

“还请六爷指教。”

徒亦宣拱手询问。

这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徒述斐很大方的为徒亦宣解惑:“因为民心。堂兄你也看见了,这出举的告示贴出去六七日,百姓心中顾虑重重,说明什么?

说明百姓根本不信朝廷。甚至连身为圣人亲子的我都得不到百姓的信任,那对百姓来说,圣人本人又有多少信誉可言?朝廷又有什么威严威信?

闽广两地的百姓已然对朝廷离心离德了!堂兄,在他们心里,国不爱民,他们自然也就民不爱国。如此情形,你不觉得恐怖吗?”

徒述斐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徒亦宣哪怕再后知后觉,也觉得背后升起一层冷汗来:“六爷是担心恐有民变?”

徒述斐点点头又摇摇头:“咱们大庆……不对,是华夏的老百姓,最勤劳温良不过了!但凡不到走投无路的程度,都不会走向极端。

所以此时此刻,既然霍家已经被我拿下,就不会立时哗变。可若是霍家人不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那么他日此事必定会成为国朝倾覆的推手之一。”

“圣人恐怕还是属意将霍家人押送回京。”

徒亦宣叹了一口气,犹犹豫豫的开口,“可这样以来,六爷若想行事,更改果决些,用僭越谋逆的铁证办了霍元松。旁的罪证难证,他霍元松僭越谋逆的罪名却是实打实的!”

徒述斐听徒亦宣这么说,忍不住露出个笑容来。

徒亦宣最开始是不同意徒述斐在闽地审问处置霍家的,后来勉强同意了徒述斐的观点,站在徒述斐这一边。如今却要战决的审结处理,免得节外生枝。这个转变让徒述斐多少有些舒心。

据湛金说,徒亦宣连请罪折子都写好了,就等着霍元松人头一落地就送出去,把责任一力揽在自己身上,极尽所能的淡化了徒述斐在此事中的作用,免得满朝文武之后会借此攻讦徒述斐。

徒亦宣理解了徒述斐所为皆是一片公心。他能做的很少,唯有揽过于己,算是相助徒述斐。

这样的人,哪怕是性格木讷行事保守,徒述斐也乐意亲近些。

所以对徒亦宣仔细解释道:“原本我是希望借由公审来得回民心,让百姓知道,霍元松等人受审,不是因为冒犯了身为皇子王爷的我,而是因为对百姓做了暴虐残忍的罪行。这是其一。

其二,我也是刚才听到扁肉摊子的老板说话,才想到这点的我必须不能让他们以谋逆罪获刑。你也听见刚才老板说的话了,霍家和咱们徒家先祖,是过命的交情,是君臣相得的佳话。老百姓认为咱们不会对他们下狠手,其实就是他们心里觉得朝廷、皇室,不该更不能因为对我如何就对霍家下狠手!

若是将僭越谋逆之罪也放在公审的罪名里,百姓中应该有一部分人觉得,我不是为了给他们撑腰才来的,而是为了给自己、给圣人、皇室出气。

也许还有一部分百姓会想,当年和你徒家人一起打天下的人都要反了你,你徒家是做了多大的孽,才让老臣们这样寒心?

我现在才想明白,太子哥哥和父皇之所以希望霍家能安然回京做个富贵闲人也好,走科举之路也罢,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文武百官的物议。更是为了朝廷的信誉,国朝的威严。”

徒亦宣这才意识到,一个小小的告示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考量,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徒述斐被徒亦宣这一副心累的样子逗笑了,继续说道:“其实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太子哥哥和父皇可以因为这是我的个人行为而置身事外,不受朝臣物议影响;闽广两地的百姓民心多少能得到挽回;南征的后方也平稳了,可谓一石多鸟。”

“六爷就没想过自己么?”

徒亦宣第三次叹气,“虽然六爷借口天高皇帝远,把事情兜揽在自己身上,可朝臣不是傻子,也不瞎。他们没办法针对圣人或是身为储君的太子,难保不会对六爷不死不休!”

“只要父皇顶得住,我就不怕。哪怕父皇顶不住了,了不起圈了我或者把我废为庶人,还不是每日里好吃好喝的!等什么时候大赦天下,我就又能出去蹦着让他们气死了!”

徒述斐得意的说道,“我就喜欢他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憋屈样子!”

这话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徒亦宣也承认,后面的展,还真有可能像徒述斐说的这样。这么一看,好像也没有很糟糕!

“我知道堂兄写了折子,想替我顶过,不过大可不必!”

徒述斐拍了一下徒亦宣的肩膀,“我是不在乎那些朝臣的屁话的,他们一个个的都有自己的算计,屁股本来就是歪的,说出来的话也不尽不实。可老百姓的话,我却不能不听。不光要听,还要反复揣摩!今日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知道了哪里能找到无人举的破局关键,而是知道了一部分百姓心里的想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