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魏逆 起点 > 第64章 后事(第2页)

第64章 后事(第2页)

“若陛下决意擢拔后继,老臣窃以为二人可斟酌。一者乃秦元明,彼虽无有大气魄,但却胜在谨慎守默、不失纲纪。若他日以他为督,虽难冀望有破敌之大功,然却可确保无大过。另一者,乃夏侯稚权是也。稚权虽然年齿尚轻,但却已然可顾全局而筹画军争大事,实属难得想必陛下亦异其才,他日不吝擢之,且老臣与稚权谋面寥寥、知之不详,对其之断言犹如往昔在天渊池,今便不复赘言了。”

果然,只有阿稣与稚权可用啊

听罢了曹真之言,隐隐有所料的天子曹叡悄然叹息了声,心中忧愁更甚。

他是真的很无奈。

武帝曹操时期的诸夏侯与曹皆可督镇一方,文帝曹丕时期也有“三子镇边”

,而待到他继位还没几年,就无一人可用了

尤其是曹真方才言及他最器重的夏侯惠时,犹坚持着先前的看法,只是觉得夏侯惠或许能成长为都督之才,而不是言之凿凿。

“稚权有谋划军争之能,且为社稷裨益不惜身名,何故大司马弗能断言邪”

想了想,曹叡还是按捺不住,将疑惑问了出来。

而曹真听了,不假思索便言简意赅而回,“回陛下,乃此子性刚之故。”

呃,原来如此。

曹叡露出恍然的神情,连连颔后便沾须沉吟。

经曹真这么一说,他才猛然现,夏侯惠的性情与其父夏侯渊很相似。

夏侯渊将略不缺,但为人刚猛,用兵也刚猛,在督兵作战时勇而无畏,常长驱数百里争利,武帝曹操就曾以“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

之言告诫过。

的确,夏侯渊一生功大于过。

但最后一战丢失了汉中郡,却让魏国雍凉自此无宁日。

盖因汉中郡乃形胜之地,是魏蜀两国战事争雄的转折点蜀无汉中郡,便永无出巴蜀之日;而魏无汉中郡,则难有觊觎巴蜀之时。

而曹真如今不敢断言夏侯惠日后如何,就是基于此。

担心夏侯惠日后会步入其父夏侯渊的后尘,有身丧战场、丢失汉中郡之类的事情。

且以当今魏国的战略戍守布局来看,类似的“后尘”

唯有襄樊二城、寿春城以及天水郡可比拟,也是魏国的不可承受之重

唯二可用之人,然却皆有弊端。

若日后以秦朗为督可保无过,但也无功,唯从容而已;而若是将夏侯惠好生培养与不吝擢拔为督,彼定能有威镇蜀吴之功,但也有可能给社稷带来大过。

皆难两全矣。

带着这样的心思,曹叡陡然觉得房间内的药味有些刺鼻了。

待起身走去铜薰炉将龙延香点燃,让淡淡的香味在房内弥漫了,才回到病榻前坐下继续问道,“大司马以为夏侯俊林如何”

夏侯俊林是夏侯儒,乃夏侯尚的从弟,如今也在雍凉任职,居征蜀护军。

这次闻问,曹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略带着惋惜回道,“陛下,俊林不复早年锐气,暮气颇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甚于秦元明。”

也让曹叡再次默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