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五代十国风华录全文免费阅读 > 第081章 大明军度使宰相之才(第2页)

第081章 大明军度使宰相之才(第2页)

,而是“大明军节度使”

自即日起,定难军改为大明军,统万城改为大明城!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杨骁还未走马上任,就已经搞出一招来对付他们,这让李彝殷的脸都气绿了。

但,事到如今,李彝殷也不敢举兵反抗。

他相信杨骁不会在河套地区待得太久,迟早灰溜溜的离开,或是死在这里。

……

翌日,杨骁亲自送走了李彝殷,又回到府衙,召集魏仁浦和王朴商议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朴成了大明军衙内判官,魏仁浦则是大明军衙内推官,属于杨骁的幕佐。

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

所统州县长吏虽由朝廷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

遇刺史位缺,节镇常遣上佐摄职,然后报请朝廷正授。

地方财政收入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

为什么节度使的权力这么大?

这还得益于唐玄宗李隆基。

至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

开始成为固定军区,各有受其统属之州、军、镇、城、守捉。

天宝后期,节度使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

于是在唐玄宗晚年的时候,边镇十节拥兵四十九万,而朝廷禁军不过十二万人,典型的外重内轻,不可避免的酿成了“安史之乱”

从唐末到现在,节度使的权势尾大不掉,只是朝廷一直都没办法解决。

逼反一个节度使,朝廷都要花一年半载去平定。

若是逼反三五个节度使,将直接搞垮朝廷的根基。

逼反十个八個节度使,朝廷就直接没了。

怎么办?

杯酒释兵权?

那也要皇帝有足够的威望,有足够的胆魄,能做到“破而后立”

“节帅,这是我大明节镇的兵丁、人口、钱、粮、布匹、毛皮以及牛、羊、马、骆驼等牲畜的典籍册本。”

“属下跟文伯总结成册,请节帅过目。”

魏仁浦递给了杨骁一本册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