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大明开局救下太子 > 第56章 何必多此一举(第2页)

第56章 何必多此一举(第2页)

就算如他们所说,大明边境的百姓至少也能获得三到五年的休养生息,

这在过去简直无法想象——原本清晨他们还在忧虑如何让大明百姓安家乐业,

如今话题却已不知不觉转变为,倘若在修养三至五年后关闭互市,是否会引百姓不满?

这真是……

朱元璋笑着摇摇头,再次低头审视奏疏。

然而,开济的真实想法并未为人所察觉。

相反,曾泰满脸喜色,言语间充满肯定,高声道:

“当今圣上所提之策实乃精辟,依微臣所见,此疏中的每字每句皆如珍珠,针对经济之道见解独特。”

“若照此方案执行,不但可望短期内解决边境困境,更能反补朝廷,有效缓解国家财政压力。”

“实乃一举数得之举!”

身为户部尚书的曾泰提出这样的观点,无疑极具权威性。

其余几位未曾明确表态的尚书,在听闻此议后也纷纷表示赞同。

无论何部门,

尽管边境平民可能与他们的直接关联不大,但无人会对充裕财源产生反感。

故在得知边境居民不仅不必依赖外部援助,还能凭借一项政策自给自足,并为国家贡献丰厚税收时,他们几乎一致赞同。

“曾大人所论深合时宜,若能使百姓自行振兴,同时又不碍国家大局,老夫认为此法可行。”

“曾大人之言确有道理,历来阳谋难离军事支持,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亦是在平定七国叛乱之后。开大人主张重兵事而轻视边贸,恐有所偏颇。”

。。。。。。

面对周围同僚对自己的议论纷纭,开济面色如常,内心却对窦澈怨恨至极。

若非那小子从中作梗,自己怎会陷入今日这般境地?

你给我等着!

开济暗中咬牙,面上却丝毫不露痕迹。

当看到大家的意见趋于统一时,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顺手将那份奏疏收入袖中。

又叮嘱几句后,朱元璋难得展露出微笑,和蔼地看着眼前的六部尚书说:

“既然如此,诸位都请暂且退下吧。”

“今日正值元日,不必过于辛劳,随朕一同参加元日宴吧!”

群臣回应,跟随在朱元璋身后,走向奉天殿。

此刻,在奉天殿内,

一大清早,各路皇亲国戚及国家勋贵便纷纷抵达此处。

在奉天殿前方那宽广的广场上,人们三五成群地交谈起来。

这些人多为开国功臣,皆是从血雨腥风中共同拼搏出来的交情……

借此机会相聚后,他们自然开始倾诉衷肠,不时回忆起往昔的英勇事迹,开怀大笑,气氛分外欢快畅达。

只是窦澈感觉有些疲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