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农家女的古代日常 > 61第 61 章(第2页)

61第 61 章(第2页)

裴母也没想到沈静做得这凉皮这么好吃,原本只是念在工钱的份上,才上门去教她们刺绣。如今见儿子这么爱吃这凉皮,裴母便多了两分计较。

隔日裴母过来的时候,便比上一次还要用心教导柳儿。沈静在旁绣了两针,也被她很用心的点出了绣花卉最好用什么针法。

临走的时候,裴母还没开口,沈静已经又给她备好了两份凉皮。

连着送了两回凉皮,沈静怕裴家母子吃腻,第三回便做了两大份凉面。

凉面是用落葵榨的绿汁和的,碧绿的面条上面放了切得细细的黄瓜丝,切成四瓣的熟鸡蛋,还调入了带蒜汁的酸甜口味的汤汁,吃起来爽口滑腻。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没办法做酱牛肉。

沈静只好切了几片薄薄的清酱肉,也能代替酱牛肉。

裴家母子一直以来都靠裴母给人做绣活为生,可是镇上的大户人家并不算太多,加上裴母年纪渐长,眼睛已经大不如前。可是裴母除了要挣出母子两人的嚼用,还要供裴光庭读书,因此日子过得一直紧巴巴。

像是这猪肉,一年也吃不了几回。

现在裴母把凉面倒进碗中,现面上那几片清酱肉后,就把它们都夹到了儿子碗里。

裴光庭却不肯吃独食,一定要母亲也吃两片。

清酱肉吃起来咸香可口,裴母吃了一片,便又把另一片清酱肉夹到了儿子碗里。

“我不爱吃肉,这肉吃着太硬。”

这次裴光庭没有再勉强,只是抬起头道“母亲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让母亲过上天天吃肉的好日子。”

裴母忍不住擦了擦眼睛,“天天吃肉倒用不着,我儿只要有出息,娘就很满足了。”

随着日子进入五月底,白日越来越长,刘秀才就把中午休息的时间拉长了好几倍。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暑假这么一说,刘秀才每个月只给学生放假一天,天天这么上课也很累,中午休息时间拉长了,还能让学生和先生都能睡个午觉。

原来慎哥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就要出去镇上。现在可以在家休息一个时辰。

沈静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再者自穿来以后,晚上又没什么娱乐,都是早早就睡下了,所以她中午的时候一点都不困,几乎没睡过午觉。

俩个孩子也都随了她,柳儿是忙着练习绣手帕,慎哥则是用这点时间画画。

这些天,他靠卖酸梅汤,已经攒了不少钱。买完画册以后,还能多出好几份买颜料的钱。

镇上书肆的那几样颜料,已经被他买全了。现在慎哥每天午休的时候,就照着画册临摹上面的花卉。

慎哥学这画画,原来只是为了兴趣。后来听赵幼生说的多了,才知道一张好的工笔花卉图在市面上要值好几两银子,他这才上了心。

不过画画虽然挣钱,但是慎哥更为看重先生布置的功课。所以他只利用午休的时间画画,剩下的富余时间则全部用来温习功课。

两个孩子各做各事,沈静甚少打扰他们。

原来她有个同事,对自己家的孩子要求特别多,不仅要孩子事事汇报,连吃饭上厕所这样的事,都卡时间。

沈静没那么有时间,也没那么大的控制欲。她只想两个孩子平安长大,以后各有各的谋生技巧就行。

柳儿花了一中午时间,绣好了一片月季花的叶子,便喜滋滋的过来找沈静显摆。

那叶子是用裴母教的平针绣的,用了三种不同的绿色,看起来确实不错。

沈静看完柳儿绣的叶子,忽然想起一事,“我记得家里的碎布不多了,改天让三叔捎回些碎布给你练手用。还有这绣线,原来家里就只那几种颜色,现在你开始学刺绣,这绣线也得多预备一些。”

上次韩老三给韩世昌捎点心,沈静没要对方的钱,为的就是下次可以找对方多要些碎布。

沈静在两个孩子身上一向舍得下本钱,镇上卖的绣线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样,远不及裴母带来的那些绣线颜色多。沈静还特地找裴母问了一下,得知这些绣线都是到县城的裕泰杂货铺买的。

巧了,裴母买绣线的这家杂货铺恰巧是贾老板名下的这家。沈静把杂货铺的名字一说,韩老三就笑了,“这铺子就是贾老板开的,你说要多少种绣线吧,我让他可以便宜一点。”

沈静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让韩老三帮着捎绣线的时候,特地多要了一些。

裴母每次过来教柳儿刺绣的时候,多是用自己带来的绣线。虽然绣线不值什么钱,但是沈静不愿意老占人家便宜,这次便让韩老三多带些回来。

韩老三去了趟县城,回来的时候不仅捎回了一大包碎布头,二十来种绣线,还给她和柳儿一人捎了两朵绢花。

这四朵绢花也是杂货铺里卖的小物件,是贾老板给的添头。四朵绢花都是酒杯大小,做成芙蓉花形状,又都是粉色和浅紫这样鲜嫩的颜色,正适合少女佩戴。

沈静正拿绢花在柳儿头上比划着,就听韩老三道“大丫,贾老板让我问你,那酸梅汤的生意,他能不能分一杯羹”

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