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古代农家女的 > 44第 44 章(第2页)

44第 44 章(第2页)

如今天气越来越暖,范老夫子只穿了件新做的玄色直裰,那直裰是用上好的春绸做得,绣娘的手艺又好,穿在身上异常妥帖。

刘秀才请范老夫子去了静室,便笑道“自从老师去了杜府,人看着是越来越精神了。”

“不过是人靠衣装马靠鞍。”

范老夫子摆摆手,又问刘秀才,“我们师徒也有好些天没见了,不如手谈一局”

刘秀才原以为恩师来是有要事,看这样子又不像是有事,便拿来棋盘棋子陪范老夫子下了两局。

两盘棋局结束,范老夫子才闲闲提起道“那叫韩慎的学生最近读到哪了”

“已经读到了幼学,按着这进度,再有半年,便能读四书了。”

刘秀才道,“不过他背东西虽快,字写的还不是太好。”

一般家里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字写的都不是太好。一来没有长辈教导,二来家贫没有那么多笔墨可供他们练笔。

慎哥原来属于前者,一直都是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直到进私塾之前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笔墨。后来家里条件好了,草纸用得起了,可是到底不如那些早早就捉笔的同窗,因此字在同窗之间并不算太好。

“他开蒙晚,字写的不好也正常。”

范老夫子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本字帖,“正好我前日在书肆淘到一本魏碑贴,用来入门最好不过。说来上次吃了人家小姑娘做得饭菜,也没给人家回礼。这本书就算饭钱吧”

这还是刘秀才开办私塾以来,范老夫子第一次送字帖给他的学生。其中目的,做了范老夫子十几年学生的刘秀才自然懂,正因为懂,所以他没把话说直白,免得老师恼羞成怒就不好了。

“老师放心,我一定把您的意思带到。”

于是慎哥放学后,便被刘秀才单独留了下来,还交给了他那本字帖,“这是范老夫子给你的字帖,说是作为那顿饭的谢礼,还说那虾酱吃着不错。你回家一定把这话转告给你姐姐,千万别忘了。”

慎哥忘倒是没忘,把这话一字不差告诉给了沈静,“姐,你看,这就是范老夫子给我的字帖。”

沈静原来对字帖这东西一点感觉都没有,直到进了次书肆,知道放在后世普普通通的一本字帖要好几两银子后,才知道这东西的珍贵性。

上次那顿饭,虽说东西大半都是她拿去的,可是那顿饭钱还真不值这么多钱,加上有刘秀才说的那句虾酱,沈静知道范老夫子这是惦记上她做得虾酱了。

说来她当初给范老夫子做菜,只是想结个善缘,将来真有什么事,还能用得上人家。

没想到范老夫子对她做得虾酱这么念念不忘,还舍得送一本字帖,沈静立马就在心里权衡了一番,觉得送上门来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慎哥没她想的那么多,得了字帖便欢欢喜喜的去练字了。

柳儿在后院喂完兔子,回来的时候,沈静还在那呆。

沈静想了半天,虾酱当然是要送的。不过只送虾酱好像太少了点。

其实给范老夫子做了这么几次菜,沈静也慢慢摸到了对方的一些口味,喜欢鲜香松软的东西。

除了虾酱外,自己还可以送些熏鱼,清酱肉和香肠就算了。

至于点心,自己正准备应何氏的要求做两样新品,到时可以多包些给对方送去。

两样新品,沈静选的是桃酥和枣泥酥。

徐铁匠打的烤炉完全是按照沈静的要求来的,沈静先试着做了一炉桃酥,觉得味道和后世做得相差不大,这才开始做枣泥酥。

枣泥酥比起桃酥就要复杂多了,沈静为了口感更好,枣泥馅是自己动手做的,为了吸引客人的食欲,做的是有十二瓣花型的枣泥酥。

何氏这些天,看沈静做得好看的点心多了去了,但是当看到花样别致的枣泥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赞道“这点心真好看。”

沈静道“二婶你先拿几块给客人尝尝,要是客人喜欢,下次你再多带点过去。”

沈静只知道何氏每过半个月,便会往县城送一次点心,至于送的哪家倒没问过。不过肯花这么多钱买点心,怎么也是大户人家。这枣泥酥和桃酥不比蛋糕只有后世才有,也许人家在别处吃过,所以沈静才这么说。

“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何氏道,“那就先带几块过去让他们尝尝看。”

何氏说完又道“这次我和你二叔打算带两个闺女也一起去县城见识见识,大丫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买,我们可以帮你捎回来。”

沈静刚想说没什么东西要买的,忽然又想起一事,“二婶你要是有空,帮我去县城的花市买几株玫瑰,要是没有玫瑰,月季也行。”

“大丫你要是种花,山上多得是野花,何必花钱去买。”

沈静道“二婶,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买花是为了做吃食,玫瑰花和月季花可以做鲜花饼。”

原来鲜花还能做点心,何氏不由长了见识,“那行,我回头就帮你去花市问问。”

作者有话要说  我自己特别喜欢枣泥酥,不光造型好看,馅也好吃,枣泥馅属于那种甜中带微苦的感觉,很对我的胃口。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