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农家女的古代日记 > 60第 60 章(第2页)

60第 60 章(第2页)

柳儿在旁听得似懂非懂,沈静浇完水,便顺手采了点薄荷,又摘了几朵开得正好的茉莉花,把这两样花草装在昨日做好的一个荷包里,“这薄荷还能当香料,你闻闻看”

这荷包是沈静教柳儿做针线时缝的,现下装了这两样花草,又成了香囊。

柳儿闻了闻荷包里面的香味,喜欢得不行,忙活了手头的活,就去缝昨天做了一半的荷包了。

沈静自己的针线活一般,只能教柳儿普通的针法,可是柳儿比着后院的月季花,绣出的花朵倒也有几分样子。

荷包拿到沈静面前时,她看了半天,“改天让慎哥帮你画个花样子,这样就能照着花样子绣了。”

两盆兰花买回来后就放到了书房的那对花几上,大概是因为刘秀才也养了两盆兰花,所以慎哥倒很喜欢这两盆兰花,隔天便用新买的颜料画了两张兰草图。

学堂里和慎哥关系最好的赵幼生,他家里往上三代都是画匠。赵幼生受家里影响,会画一点花卉。慎哥看他画过几回,又听他说过怎么构图,便大概清楚怎么下笔了。

沈静不太懂国画,只能看得出慎哥画的挺像的,反正花样子也不需要多精致,就想着让慎哥给柳儿画几张。

慎哥说来比柳儿还要小上两个月,不过他只认沈静这一个姐姐,平时也是柳儿柳儿的喊。俩孩子从小没在一起长大,关系并不算多好,不过沈静都开口了,慎哥便给柳儿画了几张花样子。

一张是柳儿最喜欢的月季花,一张是木槿花,还有一张是兰草图。

沈静觉得兰草图画的最好,便让柳儿比着这张兰草图绣个手帕。

本来沈静想请个绣娘教柳儿刺绣的,不过前段时间太忙,一忙就忘了。现在沈静提起这话,柳儿还没开口,慎哥就道“姐要是请绣娘,我们学堂的裴光庭,他母亲就是绣娘。听说裴光庭上学的束脩,都是他母亲做绣活挣来的。”

慎哥现在到学堂念书,性子已经比之前活泼不少,最近又因为卖酸梅汤,与同窗们的关系比以前又近了不少。这时候听沈静想请绣娘,便想起了裴光庭的母亲。

“那你知道他家住在哪吗”

慎哥道“我听同窗说,他家就住在杜家后面的那条巷子里。据说杜府的好多活计,都会交给裴光庭的母亲做。”

杜家离着酒楼并不远,沈静带着柳儿到附近一打听,就打听到了裴家的地址。

裴家位于巷子的最东边位置,沈静拍了拍门,就有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过来把门打开了,看见她们两人还问了句,“你们找谁”

沈静听这口音并不像是本地人,再看这妇人生得比北方人要娇小些,皮肤又比镇上的人要细白得多,多半是从江南过来的。

果然沈静一报家门,又说了自己的来历,裴母就道“我这手绣技还是在苏州做姑娘时跟家里人学的,你们要是不嫌弃,可以跟我学上一阵。”

本来裴母没有收徒的打算,可是有儿子的那一层关系在,加上沈静开出的报酬不低。裴母想了想,就答应了下来。反正教人刺绣,总比做绣活要轻省些,家里也能多些收入。

不过裴母中午还要给儿子做饭,平时还得接些外活,不能天天过去。

最后两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让裴母逢一七九的上午来家里教授,这样既能学习绣技,又不打扰裴母干活。

回去的路上,柳儿高兴过后便想起了家里的活计,“姐,将来我要跟着裴嫂子学刺绣,家里的活怎么办”

“这个你不用管,有你姐和春妮姐在呢,即便春妮不来,你姐也忙的过来。”

柳儿隔一日才学一上午,沈静觉得自己完全能忙得过来。

路上顶着日头走了那么长时间,沈静回到家刚倒了碗早上熬得酸梅汤,还没给柳儿递过去,就听外面传来了说话声。

韩老二把罗胜身边的随从宋贵领到祖屋时,便说道“这就是我那侄女住的地方。”

沈静从屋里出来时,就见韩老二领了个生人,“大丫,这是县城罗家的人,这次来说是认认门。”

何氏怀孕后,因为两口子一心想生个儿子,所以对这胎着紧得很。还是宋贵找上门后,何氏才想起来送点心的事。

不过上次在罗老太太那里闹了好大一个没脸,何氏也不愿意再上门了,直接让韩老二领着宋贵来了沈静这里。

宋贵是罗胜派来请杜大夫出诊的,刘师傅的伤虽没什么大碍了,但是宋尧臣有些不放心,想让刘师傅再服几副药。

县城里的那几位大夫,论医术都不及杜大夫,罗胜便索性派宋贵请杜大夫走上一趟,顺便让他查探一下何氏不来送点心的原因。

现在罗老太太吃上了杂货铺的酥八件和三仙糕,宋贵就没多此一举买点心,认了门以后便想回去复命。

不过来回走了这么一趟,宋贵已是渴的不行,便跟沈静说要讨杯水喝。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