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吞噬天地 三国演义 > 第5章 策论袁术(第2页)

第5章 策论袁术(第2页)

袁绍问道,脸上倒没有惊讶之色,反倒有嫉妒之色。

袁尚统统看在眼底,袁绍与袁术从来是一对家族内的竞争关系,若袁术称帝自然是过了袁绍的成就,这会让袁绍羡慕嫉妒恨。然而这会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袁术人性的必然。袁术性贪,傲慢至极无可复加,偏偏一直有个皇帝梦,当手中掌握了传国玉玺,这个称帝的念头便时时刻刻的萦绕在心头,那种对权欲的贪婪让他每每夜深人静之时都心痒难耐,如同羽毛挠脚掌一般!

“回禀父帅,叔父的为人您是最清楚不过的!他气量狭小却有吞天野心,愚蠢至极却自作聪明,无才无能偏偏得到国运之物,使之更加自命不凡,此时必然野心爆棚,贪婪那至尊之位!如此一来则如同病入膏肓之人竟然要举千钧之鼎!儿臣视之为,冢中枯骨耳!他若敢妄自登基称帝,则会成为天下人共讨之逆贼也!届时定会有多路诸侯共同讨伐!因此淮南必有血肉鏖战!叔父会以一方之力对抗整个天下,岂有不败亡的道理?”

袁尚鞭辟入里的进行分析。

袁绍和袁术从小一起长大,二人竞争了几十年,袁术什么德性袁绍是一清二楚。何况袁术从孙策处获取传国玉玺之初,便传出他要代汉称帝的传闻,想必是他以传闻试探各个诸侯的反应罢了。如今袁术实力大增,整个淮南都是他的地盘,此时带甲雄兵不下十五万!显然是在为称帝做准备!据探知,他实际上的住处已经建造了一个偌大的皇宫,已然是“假帝”

了。

“吾儿分析得颇有道理,据我对你叔父的了解,他必会称帝,恐怕也就在这一两年之内吧。”

袁绍心中不爽,沉声说道,“当他称帝之后,局势会怎样展?莫非会天下归心?成就一统?”

袁尚继续分析道:“父帅在上,以儿之见,断不会其他诸侯支持他称帝,必然会形成讨伐联军,双方会生鏖战。

原因有三,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叔父并无绝对的军事实力,根本不存在一统天下的基础。

其二,曹操,刘备,孙策必与之血战!曹操手里有汉献帝,如果任由叔父称帝,他曹操手中的汉家皇帝就不值钱了,皇帝这种东西,还是物以稀为贵,世间多了一个皇帝,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套就不好用了!所以曹操必会与其大战!

刘备,虽然都晓得他是个欺世盗名的假皇叔,但是如果袁家的皇帝与刘家的皇帝并立,他那个刘家皇叔的名头必然也会一文不值。何况刘备向来以汉室宗亲自诩,以匡扶汉家天下为幌子,进行招兵买马。如今有人造反,他若不攻打,他千方百计塑立的形象就会崩塌,以后谁还听他的,只怕他那两个结义的兄弟都会瞧不起他!

孙策与袁术有仇,儿臣听闻在十八路诸侯反董卓时,其父孙坚就被叔父陷害,后来孙坚获得传国玉玺一路向南,袁术一路派兵追杀,尽管是刘表射杀的孙坚,但是没有袁术的追杀,孙坚也不会情急之下硬闯刘表属地。因此叔父算是孙策的半个杀父仇人,何况孙策一直保存着传国玉玺,他是不得已才把这宝物给叔父换几千兵马的!叔父一旦称帝,孙策必然回想起新仇旧恨,讨伐之!

而更直接的原因是叔父的地盘淮南与曹,刘,孙三家都有接壤,若三家败之则可以瓜分叔父之地盘,扩充自身实力!

还有一家与淮南接壤,便是那三姓家奴的吕布,此人反复小人,必不会轻举妄动,自然会看双方大战后的结果而押宝,若联军胜他便可以对叔父宣战分得一杯羹。若叔父获胜他必偷袭曹操后方,这种事情他吕布做了不止一次了!

其三,这几路诸侯也不会短时间攻破淮南,毕竟叔父有带甲十五万,寿春和汝南都有高墙壁垒,更有纪灵这等猛将,手下谋士阎象与杨弘都为智谋之士,他若称帝必会进一步征兵扩军,届时得有将士二十万!就算是二十万只羊,散开去抓去杀,没有一个月也抓不完杀不完的!

因此儿臣推测,这几方诸侯会因为叔父的铤而走险进行淮南会战!鏖战许久后,多半是叔父败亡!”

袁绍看着自己的三儿子,又欣赏又陌生!最难能可贵的是这小子竟然把各个诸侯之间的利害关系分析的头头是道。已经越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认知和见识了。有些观点即便袁绍自己都会忽视,然而一旦现后,又觉得妙不可言,例如“出现一个新皇帝对谁的负面影响最大”

,那无疑就是曹操和刘备了。袁尚的分析把利益与人性全部考虑进去,可谓是洞察人心!

“吾儿果真是麒麟才子啊!祖宗庇佑,袁氏幸甚!尚儿你这数日不见竟然如此精进,可是遇到了什么高人?得遇指点你?”

袁绍心中自然好奇,为何原先绣花枕头一般的儿子如今变得如此睿智。

“儿近来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爱读《孙子兵法》和《太史公记》,除此外便是刻苦习武。”

袁尚总不能说自己的灵魂是穿越来的吧?

“吾儿分析的淮南战事恐不远矣!你之前说分三部分阐述天下态势,刚刚说了中原和南方之格局,另外两部分为父也想听听你的见解。”

袁绍身为一方诸侯兼军事统帅,最爱听策论,尤其听了有关中原地区的阐述后,更想听听有关北方也就是自己阵营及周边的态势。

袁尚知道此时的袁绍在军事战略上还在犹豫,袁绍势力割据冀州,位于北方。冀州北有强敌公孙瓒,南有奸雄曹操,西侧有如骨附蛆的黑山贼张燕。袁绍虽然实力强大,但是三方敌人如何伐交伐谋,他始终拿不定主意。一方面客观上冀州军事态势复杂,另一方面也是袁绍多谋少断,犹豫不决,有严重的选择困难症,还有一方面就是袁绍手下谋士分为两三派,意见相左,且各个能言善辩,每一派好像都很有道理却又无法推翻其他人的意见。

因此袁尚想协助袁绍做正确选择,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