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一碗一盏一茶香 > 第五十八章 太原九英上(第2页)

第五十八章 太原九英上(第2页)

“这是石田村的三成,幼名佐吉,初名三也,”

有乐在我耳边说道,“此人出生于近江亦即江州,老家在坂田郡石田村,他们村的田地里石头很多,我妈妈的娘家也曾从他们那边收购石料。他家属于以地名作为家姓。他父亲出身为‘地侍’,与浅井家族一同在京极世家底下做官。佐吉是家中次子,自小被送进寺院做打杂的僧侣。这里出现了意味深长的‘三献茶’故事,你有没有听说过?”

秀吉为长滨城主的时候,三成十五岁。当时三成为某个寺院的童子,一天秀吉外出打猎,口渴至该寺讨碗茶喝。三成端上一大碗凉茶,秀吉一饮而尽。后又捧上半碗微热的茶,秀吉也喝了。接着三成又献上一小碗更热的茶,秀吉又喝了,于是问三成,为何如此,三成答道,由于大人劳累口渴的缘故,这第一杯茶自是解渴之用,于是用了大碗凉茶,第二杯是因为大人基本已经不再口渴,于是上了稍微温一点茶水,最后大人心也静了,口也不渴的时候,再上热茶,大人才会细细去品味这其中的味道。方丈斥责三成无礼,三成却从此深得秀吉的信任,成为秀吉的侍从。这个故事说明三成自幼就有聪敏的才智,他能机敏地察知秀吉的意向,言行合乎秀吉的心意。

关于三成的传说如此之多,其实说明人们对他的同情和喜爱。后来我还听到他更多故事,即使在他平生死敌得势后的江户年代。

三成据说习惯给书信亲手打上很特别的结,在还不习惯用浆糊等粘合之物的年代,这样做大概也是为了防止送信途中别人偷看书信中的内容。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三成谨慎细致的性格。而促使谨慎的三成不惜以身家性命为赌注,与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家康拼死一搏的,正是他那颗誓死捍卫丰臣家族的忠义之心。

家康与三成就像是一对弈手,调兵遣将斗智斗勇,时刻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希望能给予对方致命的一击。显然,命运最终选择了棋高一着而又运气更好的家康。

历史从来都是为强者和胜者歌功颂德,然而时间终究会淘去不真实的东西,珍珠仍然能露出它耀眼的光芒。人们感叹说,三成虽然只活了四十岁,但他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是一位真正的悲剧英雄。

石田三成的正室是赖忠的女儿皎月院。他身为秀吉的心腹近侍之一。以忠诚、仁义、节律以及足智多谋著称。自从最初由于传说的“三献茶”

而得到秀吉的赏识,从而成为秀吉的得力干将,后来秀吉死后拥立其子秀赖。并与五大老之一的家康以及“武断派”

对立。

这场由于三成绝不妥协的对立,导致关原大战爆,三成率领的西军与家康率领的东军摊牌对决。从关原大战绵延到冬夏两阵,这时期我痛心落泪之多、悲哀持续之长,并不亚于我家灭亡时候,我甚至有点怨恨三成,尤其因为他那份过于愚忠,而近乎于“死忠”

的偏执,加上淀殿的固执不退让,使很多家庭遭受了不幸、不少人死去、更多人备受苦难。三成死后也没多久,丰臣家族旋即垮台,十几年间,天下被家康父子取而代之。虽然世道看上去终于太平了,却似乎并没因而变得更好,只不过恢复了有些人想要的死气沉沉般“岁月静好”

,我曾听闻辉元在长州问:“万马齐喑,死一样寂静,好在哪里?”

义弘他们家族在萨摩也出同样质疑,元亲的残余家臣后代在土佐那边天天哭泣。

或许他们的哭声和质问也能远远传去江户,难怪二代将军秀忠晚年从睡梦惊醒,垂汗不安的说:“长州、萨摩、土佐,这些地方总有乱臣贼子糜集!”

幸侃面对日影剑之时,曾笑声雄浑地留有一言:“九州风雷始终存在……”

篡夺者从来难免心虚。其实秀忠的老父亲家康心里也未必没有愧,但他为了自己家族和子孙,不得不这样做。趁还活着,有机会做,即将老死的家康一咬牙、一狠心,就这样干了。在干之前,他也给过许多机会劝请淀姬母子“体面”

让步,包括移封别处,不过我们茶茶从来固执,她不买家康的帐。毕竟她是信长的亲外甥女,捍卫“安土桃山”

时代余晖在她心目中或已成为神圣使命。淀殿茶茶不仅大量收留遭受幕府迫害的各地耶稣教徒,甚至默许他们在她的城楼打出了十字军旗帜,当时此举震动天下,据说遥远的欧6列王亦为之肃容。家康那位爱跟他捣乱的姻亲“独眼龙”

政宗难掩窃喜地告诉我,传闻西班牙王准备派兵帮助淀姬保护教友,无敌舰群即将出坞,欲以宿将高山重友为率领海6联军的统帅。然而时势很快又有了变化,重友猝然病逝、家康亦加快攻城,甚至使用了宗麟命名的巨炮“国崩”

轰击高扬十字军旗帜的天守阁。

为免玉石俱焚,双方进行了最后的努力。家康亲信正纯随我会见城中的使者,她是淀殿的妹妹“常高院”

,我的好朋友阿初。家康提出的条件是只能留下本城,其余堡垒和要塞必须拆掉,而且也要填平濠沟,淀殿不会成为人质,改为处分她奶妈“大藏卿局”

的儿子大野治长与有乐斋,亦即有乐。表面上以此条件达成和平协议,然而有乐拉他好斗的儿子赖长离开以后,战云反而更加密布。家康从京都回到骏府,悄派秀忠率军调去驻防,另外又命国友锻冶制造大炮以准备进行战争。为了与困守孤城的号称十万“乌合之众”

对决,幕府再次动员兵力达十五万之多。

失去了三成和吉继这样的栋梁之后,秀吉留下的孤儿寡母只有在曾经是石山本愿寺的那个地方孤注一掷。苍老的家康起冬夏两阵,举国雄兵围一城,战云密布,压城欲摧。淀姬死守的孤城纷纷扬扬地竖起了“十字旗”

,城墙上也涂挂巨幅的“十”

字标识,甚至明石全登他们还挂出了耶稣受难图。参加过耳川之战的老人说,这是大友家族军队抬出巨大十字形木架、纷举十字旗展开临渊之阵以来,聚集最多“十字旗”

的一役。望着孤城遍布十字幡帜,来自九州的老人们流着泪说:“那是最后的十字军!”

然而最后一切化为尘烟,记忆里只剩下昌幸之子幸村与胜永他们孤军冲向家康本阵的那一身赤焰般的装束和那一片血红,仿佛再现天目山下,我家灭亡之时,同样赤红如火装束的信龙他们打着“风林火山”

残旗冲向敌阵的夕阳余景。

以善战著称的义弘他们家虽然没有参加最后这场终局大战,有意无意错过了举世闻名的所谓“终战之战”

,义弘他们却热泪满面地传颂着昌幸之子幸村在此战的英勇故事。义弘的儿子忠恒甚至亲自演出幸村冲阵的场景,称誉其为“天下第一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