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一碗茶的功夫 > 第三十四章 安土桃山上(第2页)

第三十四章 安土桃山上(第2页)

我瞅着这个鬼头鬼脑的小家伙,不由纳闷道:“你是谁家的小孩呀?谁差你来听我吩咐的呢?”

那小家伙在树影下转着脑袋,先觑周遭,趁没人留意他,匆忙向我施礼,然后凑过来挨近我耳边,抬起一只手,以手背遮着他嘴旁,低声说:“小的名叫正纯,前来听从夫人使唤。”

我不禁一怔,随即“哦”

了一声,瞅着这鬼鬼祟祟的小家伙,忍不住好笑,蹙眉道:“你是正信家的孩子吗?看着就像他,不过是那种幼小版的他模样。你来这里干嘛?”

那小厮以手遮嘴,低声说道:“夫人眼光了得,委实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家父便是正信,你看我这眉毛和单眼皮多像他。不过这里很难混进来,还好趁着亲族聚庆,他们家好多亲戚都回来了,我跟着长秀大人家的氏重从三河那边一块儿过来,这小子很单纯,被我算计之下,晕头晕脑,让我当了他随侍的小姓,总算得以混入。我还忽悠来个高手传八郎,正好听夫人差遣。”

我听说长秀娶了有乐那位当家哥哥的养女为妻,其实是他大哥信广之女,而长秀的继承人长重则娶了有乐那位当家哥哥的女儿为妻,长秀被有乐那位当家哥哥认为是朋友、也是兄弟,得到深厚的信赖,而且长秀他家跟三河那边也有些瓜葛。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三河,一提到那个地方我就光火。我瞥那小家伙一眼,转身走开,头不回的说:“这不是你该干的事情,你回家去吧。顺便告诉正信,我的事情不要他操心。”

“夫人的事情原本不需我这个外人来操心,”

清癯老者在亭前迎候道,“只因长益公子随信忠大人不日就要出征,要打的是哪个地方,相信夫人心里有数。此种情形之下,夫人还肯留下来,住到这家里,委实心大得很吶!即便老朽长年跟随心气宽广的右府大人,对夫人这般胸怀也是出乎料外。”

我朝那边树影下投眼一瞥,那小厮又不知藏去哪儿了,心想其虽年小,机灵敏锐却似远不在乃父之下,竟能在贞胜这样的人物眼皮底下出没自如。不过我很是暗暗佩服正信,躲到这样的地方居然也能被他找到,还派他那么年小的儿子跟着混进来了。

至于去留,我早已心意既决,当然不能告诉这个名叫贞胜的清癯老者。于是我礼数不失的说:“我想既来之,则安之。请多多关照!”

“那就是随遇而安了?”

贞胜恭坐榻席,侍奉我进茶点,看似漫不经心地随口问了句,“夫人你信什么啊?”

我想起我们家大膳大夫给贞胜的主公那封挑战信落款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

,就微笑道:“我们家信天台啊。”

贞胜点了点头,过一会儿又似若无其事地问:“夫人对于前次安土城那场天台宗与耶稣教的大辩论,有何看法?”

我安静地接盏品茶,礼毕回答:“我没参加,不知道。”

贞胜微笑又问:“你对耶稣教怎么看?”

我留意看他沏茶的手法有条不紊,颔施礼道:“没接触,不了解。就听说你喜欢。”

贞胜微微一怔,沏茶之时的手法显得不及先前那样稳了,沉默片刻,头没抬的道:“你听谁说的?”

我微笑道:“那并不重要。就直接承认你喜不喜欢嘛?”

贞胜无言以对。按着碗默然抹盏调茶片刻,过了一会儿,又似若无其事地探问:“听说夫人与那显如上人似乎熟络得很?”

我微笑道:“‘得很’倒也谈不上,先前就只有一两面之缘。不过你也知道,他是我们家大膳大夫的连襟兄弟来着。”

“身为和尚还娶妻生子,真是笑话!”

贞胜微仰面孔,眯缝起眼睛说,“石山本愿寺是一向宗的本山,要说这‘一向宗’原本也不是什么正经教派。当和尚竟然可以喝酒吃肉娶妻生子,就让人听来可笑得很。我们这里的和尚并不是一直都这么胆大妄为,其实这样的习俗就是一向宗推行开的。一向宗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三百多年,教义简单明了,即口念阿弥陀佛便能得道前往极乐世界,为了广收门徒,不惜降低门槛,连出家修行的底线都不要了。其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各地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这时候一向宗开始在各地大肆传教,因为门槛低,加之百姓生活艰难,很快获得了大量信徒,成为人数最多的宗派。实际上对一向宗头疼的远不止我们主公这家,像北6的那几家诸侯也曾经和一向宗大打出手,夹在两家中间的某些地方甚至连当地诸侯都被一向宗袭杀,变成无主之国。而三河那边,家康也在即位之初为了整合领内,重拳出击铲除领地中一向宗势力,比我主公还要更早。甚至我家主公最初也没打算直接和本愿寺开战,只是先向本愿寺征收高额军费,以此试探本愿寺愿不愿意服从,结果本愿寺先难,并号召信徒反抗。通常只要他们肯投降,我家主公也没有对一向宗赶尽杀绝。”

说到这处,转面觑视我的神情有无变化,不过他应该什么也没看出,最后只是捧盏以献。待我接茶之际,他才叹息般的说道:“还是那句话,好好相处,皆大欢喜。”

我正要接过茶盏,不料他突然松手,放任茶盏坠落,看着我霎显惊讶的表情,说道:“不然结果就没得喝了。”

我伸手出袖,便在眼见得堪堪将要坠地之前,捧住茶盏,不溅一滴出外,稳稳端到嘴边,启口饮过,呈盏回递,在他错愕的目光中施礼以谢,不动声色地说道:“受教了。”

贞胜一怔之下,连忙回礼,接盏搁置于旁,恭然道:“不敢。夫人接盏的手法沉稳平和,气度雍容,显出清水寺茶道大家风范,果然不愧为那位大师收山之际所授的高徒。不过我看你其中暗蕴的几样变化法门,又似春日山城林泉寺禅武尊的手段。莫非也与‘越后之龙’谦信公有些渊源?”

我还礼道:“谬赞了,妾身实不敢当。不过刚才我看贞胜大人的茶艺手法也是名家风度,颇有几分‘天下三宗匠’之一的宗及先生天王寺汤之道那般森严雄实,另外还隐隐透出些许绍鸥师傅早年以茶会七圣时的神采,也令我好生钦佩。”

贞胜听了我的这番恭维,竟然出乎意料的高兴,连忙施礼拜谢,难掩欢喜之情,说道:“夫人能看出这些,在下多年苦功没白费。我跟宗及学了几手,这个谁都不难知道。然而你竟能看出我与绍鸥师傅那层早年渊源,这就难能可贵了。”

其实我跟绍鸥的徒弟很熟,当然能看出来。心想贞胜虽然也算颇为了得,但要跟久秀大人那样沉浑而深厚的茶艺修为相比,还是输在流于表面上太过拿捏,甚至还走了宗及的老路,纵使华贵矜尊有余,不免流露了世俗的匠气。

贞胜大人为自己的茶艺被夸赞而沾沾自喜之余,忍不住低声说道:“其实……右府大人支持那些金毛家伙来咱们土地上布道传教,除了要促进对他们贸易,从中获取所需物资外,也是为了起到平衡咱们这边的宗教势力之作用。毕竟任何一方独大,都不是什么好事。就好比我们这奉茶之道,平衡其实才是最好,但也很不容易做到。”

我对他执以前辈之礼,恭敬的道:“欣聆指教,不胜之喜。”

贞胜见我礼数周到,待他如茶艺同道前辈一般,自然心情愉悦,又陪着坐了一会儿,见那片屋宅里又有数人进出,他便向我施礼起身,说道:“昭元大人回来了,在下先过去问问他妻子的病情如何。夫人请自便,多尝尝我们从各地荟萃来的这些好吃的茶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