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重生之七零后宠妻日常全文免费阅读 > 第102章 想想那些嘬石头的日子(第1页)

第102章 想想那些嘬石头的日子(第1页)

春分已过,清明渐至,秀枝打郁建楠和筱茉到山野里剪清明草和鼠儿草,还吩咐兄妹俩若是看到山上的竹笋,也挖点回来,到时用来做清明馃的馅料。

山坡上、田野里,一派气清景明、生机勃勃:桃花红、梨花白、油菜花儿黄,燕子筑了小巢,杜鹃声声啼唱。

筱茉和郁建楠各自分工,她负责到田野里剪清明草和鼠儿草,郁建楠则负责上山挖竹笋。

清明草外形类似于艾草,但与艾草又有点区别,艾草叶大,清明草叶子要细些,且背面也不似艾草那样有一层白绒,味道没有艾草那么辛,也没那么苦涩,但有艾草的清香,专门用来做清明馃;鼠儿草也是用来做清明馃的,但量不需要多,只是掺着用的,增加清明馃的嚼劲与韧性。

不过,按照这里的风俗,用来上坟祭祀祖先用的清明馃,不能掺鼠儿草,只能用清明草。

等所有的材料备齐,秀枝就带着筱茉和郁建楠开始做清明馃,馅料准备了两种,一种是芝麻白糖馅的,另一种是咸馅的,用料就是刚从山上挖回来的竹笋,还有豆腐、五花肉,以及大缸里腌的酸菜,两种馅都是熟馅。

清明馃的皮是用糯米粉和早稻米粉按一定比例兑好的,加入温水和好,揉搓均匀,再入蒸笼里蒸成熟面。

甜馅的清明馃,是用专门的模子压出来的,形状象薄薄的月饼;而咸馅的则不用模具压,用手把皮捏薄了,放入炒制好的馅料,再像捏包子一样,捏出一个个的褶子,团成包子的形状或鞋靶的形状,之所以要做成两种形状,也是为了区分是辣或不辣的。

除此以外,还要捏上两只鹅的形状的,这是为了祭祀时摆在最上面用的。

因为馅和皮都是熟的,几个孩子围在秀枝身边,一边做,一边就开吃。

筱茉是前世就学过的,会做,所以她瞄了秀枝两眼,就自己开始动手了,郁建楠则不太会做,造了两个,极丑,捏一半就直接塞到他自己嘴里了。郁建樟当然是不让他动手的,站在一边,吃就完了。

因为一家人都不怎么喜吃甜食,所以甜的做的不多,但扫墓要用,又不得不做。咸的就做了很多,都够几个孩子吃上好几天了。

“半雨阴阴复半晴”

,清明前后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时不时的就要下一场雨。清明馃做好的第二天,趁着上午没雨,一家人就准备上山扫墓。

当然,上山之前,先要准备各色祭品,米饭和酒是不能少的,除此以外,还要炒上一盘青菜、煎一盘豆腐、两盘头天就做好的青明馃,没有整鹅的话,就用一整刀煮熟的猪肉代替,还要带上一把新鲜的蒜,寓意是保佑子孙们聪明会谋算。

接着拿一只箩筐装上酒、炮仗、香烛纸钱,还有酒盅和碗筷,另拿一只提篮,装上准备好的饭菜,拿一根扁担挑着,一家人携老带幼上山。筱茉手上拿一把砍柴刀、郁建楠则背一把锄头,到时要清理坟墓周边的杂草,还要往坟背上添土。

几个人一起先从最上面的太公坟开始祭扫,完毕后再到太爷爷坟上,还有爷爷和大伯的,一路往下走。才祭扫到一半,天上又开始飘起了雨丝,如牛毛、如丝线,虽不大却绵绵密密,湿了人心。此时跑回家去拿雨具又太远了些。几个人只能劝卢氏先下山往回走,剩下的几个人抓紧时间把爷爷和大伯的墓清理、祭拜后,再往家赶。

卢氏多少有些不愿意,但她的小脚,的确拖后腿,最后她就跟着到爷爷坟前站了站,点了一柱香,嘴里喃喃低语了几句,才插了香,拄着拐杖一步步慢慢往山下去了。

这一路祭扫下来,筱茉心里虽说不上沉重,毕竟这些亲人,她一个都没见过。但她却想起自己前世来了,也不知,月月有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最不愿回的故里,却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回来了,这算不算是魂归故里。

到家时,中午的饭点都已经过了。秀枝也就不再动手烧菜了,把头天做的清明馃放入蒸笼,再把蒸笼放到锅上,锅里是早上剩下的冷粥,粥煮沸后,蒸笼里的清明馃也热了,一家人喝粥吃清明馃,这一餐就这么打过去了。

直到清明节这一天,秀枝又再烧上一桌菜,在家里还要再祝祷祭拜一番,这才算是过了清明节。

清明一过,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杜鹃花点缀了山坡,像一簇簇的火焰,又如同一片片绚丽的云霞,偶尔还有几丛白色的绣线菊点缀其中,把山峦都变得愈加多姿生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