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jojo老板迪亚波罗 > 热情(第2页)

热情(第2页)

迪亚波罗很满意,他认为这种新气象,才配得上自己一路运筹帷幄,忍受马尔科夫骚扰,以及辛苦学习各行业知识的努力。

收购这家集团后没多久,他收到了某家品牌杂志的采访请求。

还是家时尚杂志。

迪亚波罗颇为惊讶,他过去虽然拒绝过众多媒体的采访邀请,但时尚界的可是第一次。

他出于好奇心联系了对方,得知那天被偷拍的照片上了某个小报,又被一名年轻的签约设计师发现,他灵感泉涌,竭尽全力想与迪亚波罗取得联系,背后的编辑便安排了此次邀约。

迪亚波罗同意了。

“哦是的,您令我想起教堂里的古老管风琴,耶稣的裹尸布,伦勃朗的明暗对比……您是如此黑暗,富有沉淀感,而您的名字是如此独特!。”

设计师见到他后无比激动。

“我原本对这次会面不抱希望……但您有看过自己这张照片吗?”

他把登了那张照片的杂志给迪亚波罗看,老板发现上面自己刚刚涂完口红,有点错愕地转过头,看着侧后方的记者,几根头发还粘在了嘴唇上。

“如果我能获得同意的话……能否为您拍一组照片?虽然我知道您不是专业模特,而这个要求太唐突……但我实在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种一头热血又莽撞的样子……迪亚波罗内心起了些兴趣,同意了他的要求。

他喜欢这些东西,服装,搭配风格,时尚,幼时没有资本去关注,但近年来自己不缺钱,时间也更多,内心某个隐藏的部分渐渐成长起来。

他甚至想过去染发,或者纹手臂,遮住在埃及逃离Dio时留下的两手淡疤。

“游走于金融之海的那不勒斯鹿眼。”

采访过后,他的那组照片诞生并登载在杂志上。

设计师在幕后访谈中赞美迪亚波罗,聊起这位喜好暴力收购的新兴企业家那独特的经历,从福利院到底层社会,再到白手起家,这给了他很大灵感。

但最关键的,还是他仿佛要将敌人吃下去的艳色嘴唇与存在感鲜明的双眼。

设计师以简帕奇特类比迪亚波罗的容貌,称他野性难泯,生机勃勃,充满着对艺术的迷狂。

是的,大多数见过迪亚波罗的人都认同,他冰冷理性的举止,包裹着邪异的皮囊。

光看脸,他就可以担任大多数文学作品里的反派角色。

“……他有一股热情(passion),这给了我灵感,他从名不见经传到身家过亿的经历,便是时尚没有边界,永不止步的最好证明,我们往往都在现实的约束前退步,而与他短暂交谈的几小时,我感觉到何谓人生的真谛,那就是不放弃,永不放弃,永远不在乎命运……”

迪亚波罗看完这期访谈,没有在意对方过度狂热的遣词造句,也没有理会外人对他性格的摸索,反而决定要创立一个品牌。

品牌的名字就叫热情(passione),一个在脑中盘旋,特别适合自己的名字。

他挖了这位审美和话题都跟自己很合拍的意大利设计师担当总监,对方收到邀请后,朝既给灵感又给金钱的老板马不停蹄地奔了过来。

他敲定了品牌的经营范围与受众年龄,收入,砸钱联系上各大时尚杂志给自己打广告,从土耳其和黎巴嫩购买纺织品原材料,并与意大利本土的时尚协会搭上了关系。

在米兰办过几场时装秀后,热情横空出世,将迪亚波罗的审美散发到全世界。

这个品牌成为了冲击事业的都市女性新宠。

“简而言之,一个女性总想以纯白,无辜,柔弱,缺乏野心自我包装的时代,必定是萎缩的,而热情(passione)主张着大胆,狂妄,与野性难泯,它不在乎规则,是与教堂中的慈悲神像截然相反的东西,如人般挣扎,有人的痛苦,这份残缺与鲜活,正像我们一样。”

媒体人对该品牌如此写下评论。

迪亚波罗那张启蒙了设计师的街拍照片,经他同意后被修图精制,放到了许多杂志的更前几页,称赞他是欧文之后,又一个带来侵略性之美的时尚先锋。

时尚圈里的人说话更加浪漫,有人形容他犹如红酒浸泡的玫瑰,保守派调侃他有一张过度糅合两性特征的脸,还有一部分人怀疑他只是编造奇特经历充当噱头来打响名号。

迪亚波罗浑不在意,继续按喜好办事。

历经等待和耕耘,他彻底从买时尚杂志的人,变成了发行时尚杂志的人。

从接受时尚定义,到亲自定义时尚。

从辛苦从事实体行业,到收割有钱人的虚荣心。

数年前的那个小小渔村青年的影子,已经几乎看不到,迪亚波罗连口音都逐渐融入了意大利本岛,他现在几乎不说撒丁岛方言了。

迪亚波罗把杂志叠起来放进纸袋,拍了拍自己的外套起身,他就是随便出门吃个早饭,一上街就看到铺天盖地“开创新纪元之药”

的宣传和采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