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古今中外学艺录 > 第86章 高登伏法(第2页)

第86章 高登伏法(第2页)

兄弟二人心中震撼,他们将所见所闻告诉了里长。在《大明律》的严酷规定下,知道别人杀人而不告者,将受到杖一百的惩罚;而告者则可以解脱罪责。里长为了自保,不敢有丝毫隐瞒,带着马氏兄弟匆匆赶往杭州府衙告。

杭州知府衙门得知此事后,震惊不已。人命关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于是,一场针对高家老二高登的追捕行动迅展开。高登被逮捕入狱,他的命运如同悬在刀尖上的舞者,随时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夜色笼罩下的杭州城,阴云密布,一场悬疑重重的家族悲剧正在上演。马氏兄弟的指控,让高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要想揭开真相,就必须检验高能的尸身。尽管已经下葬,但开棺验尸势在必行。

高能的尸体已经高度腐烂,散出令人作呕的气味。然而,仵作们依然认真地检验着每一处伤痕。刀伤、跌伤,一一呈现在众人眼前。经过仔细勘察,仵作们断定这是一起谋杀案,高能的死因无疑是他杀。

知府根据伤痕,断定高登是凶手。他冷冷地宣布:“高登谋杀罪名成立,判凌迟处死。”

高登闻言,面色惨白,他抵赖不认,但马氏兄弟的证词和三弟高连的指证,却如同铁证如山,让他无法辩驳。

按照《大明律》的规定,弟妹故杀兄姊者,凌迟处死。杭州知府立即上报大理寺,等待皇帝的核准。对于高恒的正妻6氏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她刚刚失去了亲生长子,如今次子又要被处决,她心如刀绞,多次向丈夫哭诉,求他保住高登的性命。

高恒也是心疼儿子,他向布政使衙门求情,希望奏请皇帝免高登一死。然而,布政使衙门虽然得了于指挥的好处,但此事关系朝廷的法纪,证据确凿的杀兄大案,如何能轻易翻案?除非找到可以证明高登没有杀大哥的证据。

6氏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她开始寻找突破口。经过了解,她得知杀兄的关键证人竟然是高登的弟弟高连。高连是父亲高恒小妾王氏所生,6氏立即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她怀疑高连想害死自己的两个儿子,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指挥之位,将来自己也能成为诰命夫人。

在昏暗的牢房内,6氏悄然现身,她冒着巨大的风险,只为与儿子高登商议如何洗脱罪名。母子俩在狭窄的空间里低声密谈,夜色中,他们的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沉重。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和彼此串通,高登终于找到了翻案的机会。

临刑前,高登突然高声喊冤,引起了杭州衙门的注意。知府无奈,只能再次开堂审讯。堂上,高登一口咬定并非自己杀了哥哥,而是弟弟高连所为。他声称当时哥哥身受重伤,自己只是上前搀扶,却不料哥哥站立不稳跌下山崖。

知府眉头紧锁,质问高登何以证明是高连刺伤高能。高登深吸一口气,镇定地说:“只要找到凶器,自然就能明白是何人谋杀。”

然而,当高家所有的刀具都被拿出来比对时,却没有一把与高能身上的伤口相符。知府不禁摇头,高登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更何况,高连一直与两个弟弟在一起,他的行动轨迹清晰可查,似乎并没有机会下手。高登的翻案说法在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知府当场裁定,高登谋杀亲兄的罪名确凿无疑,依旧要执行凌迟处死。

杭州城的天空乌云密布,第四次押上刑场的高能,在临刑前的那一刻,突然再次高喊冤屈。他声嘶力竭地辩解,声称大哥并非死于自己之手,而是中了猎人刘六、刘七所设的伏机,身受重伤。自己当时只是出于兄弟之情,上前搀扶,却不料哥哥站立不稳,失足坠入山崖。

知府衙门再次陷入了混乱,面对高能的翻案,他们不得不再次停止行刑。为了查明真相,知府会同各官再次展开审讯,并派遣捕役前往虎头岭取证。

马氏兄弟在捕役的询问下,承认设置了陷阱和窝弓。然而,他们坚称自己设有明显标志,行人看见一定会躲避。而且,他们每日都会查看陷阱,若是有人过来,肯定会及时拦住。此外,陷阱和窝弓都设在人迹罕至之处,高家兄弟平时也不可能经过那里。

为了彻底核实情况,知府特意指派了人手,押着马氏兄弟前往虎头岭,查找陷阱和窝弓的所在之处。经过仔细勘察,一切果然如马氏兄弟所言,陷阱和窝弓的设置并无异常,且均位于人迹罕至之地。

此时,知府衙门对高登的翻案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他们认定高登不过是畏死栽赃,企图浪费司法资源,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于是,知府决定维持原判,将高登凌迟处死。

知府也考虑到高恒的面子,并没有追究高登的诬陷之责。他警告高登,如果再继续攀咬其他人,恐怕会罪加一等。

高登的母亲6氏,见案情依旧没有反转的迹象,心中十分惶恐。但她也下定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儿子的性命。她四处奔走,寻求帮助,希望能找到一线生机。

就在这时,有人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要有人主动承担杀人之罪,冒名顶替高登受刑。在当时的社会,有钱人犯了死罪,常常会花钱买一些穷人去抵罪,而真正的罪犯却能逍遥法外。6氏虽然心中不忍,但为了救儿子的性命,她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高家财力雄厚,于是他们通过一位精明的中间人,找到了一位愿意顶凶的替死鬼。这人便是孙旺家的第四子,名叫孙目。孙家虽然人丁兴旺,但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如今,有人上门提出,只要孙家出一个孩子替人顶罪,便可得到二百两银子的报酬。这对孙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足以让他们过上几年的安稳日子,甚至还能买上几亩田地。对于孙家来说,这无疑是救活一家人的救命钱。

在金钱的诱惑下,孙家最终同意了这桩交易。经过中间人的协调,双方签订了生死文书,孙家也得到了那笔丰厚的报酬。年纪与高登相仿的孙目,被选中作为替死鬼。他被带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人专门教他如何面对官府,如何招供,如何认罪。一旦反悔,那二百两银子便要加倍偿还。为了家人的生计,孙目决定慷慨赴死。

不久,大理寺的批文下来了,高登第五次被押赴刑场。然而,在临刑之时,他再次高呼冤枉,声称哥哥并非他所杀。他声称家人已经查出了真凶,并请求知府衙门重新审案。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孙目被带到庄严的大堂之上,面对着众人,他深吸一口气,声音略显颤抖地承认:“高能,确实是我所杀。如今被高家寻到,我自知罪孽深重,故此前来自,甘愿领受法律的制裁。”

此言一出,大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知府衙门立即采取行动,将孙目和高登一同押入监狱,并向上级申报,请求重新审理此案。

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衙门会同巡按御史经过紧急会议,最终决定委派大理寺少卿李秉负责审理此案。李大人素有公正严明之名,他的介入让这起案件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李大人受命之后,立即提审孙目。在昏暗的牢房内,李大人审视着这个看似平凡的替罪羊。孙目低着头,声音低沉地叙述着:“高能经常欺侮我,我心中积怨已久。那天,我趁他进入虎头岭时,在路上用刀刺伤了他,然后把他推下山涧。凶刀被我扔在了某处的石缝之中。”

李大人一边翻阅着卷宗,一边听着孙目的招供。他现,孙目所交代的情节与初审时的记录一字不差,仿佛早已准备好的台词。按理说,这样的供词已经足以定案了。然而,李大人却感到一丝不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