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我家死神哪有这么可爱 > 059 最后一课(第2页)

059 最后一课(第2页)

她按下投影笔,教案翻页,今天的题目只有四个字:犬言犬语。

王萌注意到学员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何谦。

她不明所以,仍然照本宣科地讲下去:“之前我们讲了狗狗的行为、表情变化和生理反应,今天我们讲狗狗的吠叫。”

她接着按投影笔,教案翻页,仍然是四个字:蜀犬吠日。

“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见过,什么意思呢,说我们巴蜀地区啊,云雾多雨多,不常见到太阳,所以太阳一出来,蜀地的狗就嘤嘤狂吠。那狗为什么叫呢?”

按投影笔,屏幕上出现一行古文: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嘴上话不落地:“柳宗元他认为,蜀犬吠日,那是少见多怪,一群乡巴狗,没见过太阳。”

学员们都笑了起来。

“大家觉得好笑,确实,但凡了解一点狗狗的心理,就知道这个归因是非常粗暴的。那蜀犬到底为什么吠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引发狗狗吠叫的原因。”

按投影笔,教案翻页,前面只是引子,到这里才正式进入主题:狗狗吠叫为哪般?

何谦听得很认真。

该说不说,这个引子很有趣,现在是我的了,以后开班授课,我也按这个套路讲。

上理论课,学知识是一方面,对何谦来说,还可以学到许多教学技巧和有趣的案例。

这堂课本质是在讲如何通过观察狗狗的吠叫来判断狗狗的心理,并非什么科学理论,更像是历代训犬师的经验总结。

();()  王萌说,不同情境下不同程度的吠叫都有不同的意涵,不能一概而论。

何谦对此深有体会。

情境暂且不论,单论狗狗的吠叫,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声量的强度和时间的间隔,以上几种因素稍微变化一下,表达的意思就截然不同。

这种变化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人类很难辨别其中的差别,但听觉远比人类敏锐的狗狗却一听便知。

讲到最后,王萌给出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具体情境,部分摘列如下:

当狗狗独自留在家很长一段时间,持续不停地发出中等音高的吠叫,两次吠叫的时间间隔较长,这时候狗狗很可能在说:“歪!有人吗?再不回来我要拆家了哈!”

当狗狗的领地被陌生的家伙闯入,反复地发出快速的低吼,翻译过来便是:“爬!”

当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狗狗发出单一的、突然而短促的较低音高的吠叫:“什么鬼东西!”

如果是一连串的尖叫,代表狗狗受到了强烈的惊吓:“吓死宝宝了!”

当狗狗绕着你转来转去,用中等音高发出结结巴巴的吠叫,那是在说:“啥时候出去嗨皮?”

当嗨皮完回到家,狗狗趴在地上发出叹息:“累了,毁灭吧。”

何谦做着笔记,同时和自己的经验相互印证,这种概括式的结论肯定无法做到百分之百适用,翻译更谈不上精准,但这个思路和方向是对的。

这倒是给了他新的启发。

早些年汪星语的翻译软件小火了一把,当然了,在何谦看来,那玩意就是乐色,纯噱头的产业,娱乐性很高,实用性为零。

想要精准地翻译犬言犬语是不可能的,那太复杂了,但是,如果是将狗狗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某种吠叫以较为笼统的方式翻译出来,何谦完全可以做到。

一念及此,他立刻开启头脑风暴。

有搞头!

放眼全球,没有人比他更懂汪星语,只需把狗狗们在日常生活里常说的话做个总结,出一本《汪星语词典》,绝对大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