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TXT全文阅读 > 第493页(第2页)

第493页(第2页)

  考虑到座下学生几乎全无基础,喻商枝特地提前安排夫子们莫要一上来就讲那些个难懂的医理。

  最好是多讲故事,以此引起这些半大孩子们的兴,免得他们一上来就产生畏难情绪。

  国医之道精深广博,只会越学越难,往往穷其一生都探索不尽。

  若是初时打不好基础,再往后怕是难免有人会打退堂鼓。

  喻商枝本还担心,这些请来做夫子的郎中,大都是因为家学渊源而从了医,怕是不知道该怎么轻松一些授课。

  好在最后的结果比预想中要好上太多。

  卢杜仲乃小方脉一科的夫子,直接从家里拎了个小女儿玩的布娃娃充当教具,跟下面的学生一通比划。

  郭乔和许广年纪偏大,担心自己精力不足,此前单单各领了一门眼科和口齿科。

  他们二人从医半生,见过的病患不知凡几,随意撷取几个例子,都足以令人听得目不转睛。

  负责外科的,乃是后来一名主动上门自荐的庞姓郎中。

  他家的医馆传承三代,本来就已治疗跌打损伤闻名,教授外科最是合适不过。

  此番他从家里带来好些个祖传的膏药等给学生们展示,还现场用木头示范如何给错位的骨头正骨。

  课室内一时“咔嚓”

声不断,听得人暗暗牙酸。

  喻商枝作为医塾山长,同时亦是大方脉的讲师。

  一堂课下来,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有如春风化雨,深入浅出,显然最是受学生们欢迎。

  只是此时这些年幼的学子们尚不知晓,看起来脾气最好的喻山长喻夫子,将来会是对待功课最严苛的那一个。

  ***

  自这日起,住在附近的人家,每日辰时初便可听见学塾中传来学子们朗朗的诵读声。

  这些孩子出身贫苦,得此改命的机会,一个个都是百倍的刻苦,生怕学无所成,无以回报。

  他们当中有些识字不多,初时医书看得半懂不懂,甚至不舍得用学塾放的墨,得了空就在院子里的地面上用树枝学写字。

  有些从小没有正经念过书,定力不足,记忆力欠佳,而学医又有大量需要牢记的内容。

  于是他们便将需要记忆的抄写在纸上,揣在袖中,早晨背、晚上背、吃饭时背、乃至说梦话时都在背。

  有些手笨,总是掌握不好针灸的针法,遂日日拿着自己练习。

  甚或有扎了针忘了摘就跑来上课的,活似一个个小刺猬,令夫子们哭笑不得。

  就在这样的日复一日中,他们像那生的马驹或是幼鹿,跌跌撞撞着成长。

  ……

  冬去春来,转眼间又到了杏花满枝的时节。

  此时距离济民医塾落成已过去三年,第一批学子业已学成出师。

  他们依照当初入学时的约定,践行诺言,背起药箱,离开县城,散去各处。

  有的回到原籍,为乡亲们问疾看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