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再启风华一般指什么人 > 第54章 西风(第2页)

第54章 西风(第2页)

“那就是把我大明当成软柿子了呗?好大的狗胆!”

太皇太后冷笑一声道。

听闻此言乾清宫中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

说起来这种情况就是“罢一切不急之务”

惹出来的,毕竟战略退却可不是全线退兵,而“罢一切不急之务”

却是全面退兵的同时,还要将本来的战略进攻改为全面的战略防守。而太皇太后本人又比较注重内在安稳,所以就没怎么关注九边局势,毕竟大明精锐的八成都在九边之地,谁又敢来捋一捋虎须呢?

再说了鞑靼南下骚扰,几乎年年都有,别说太皇太后了,就是整个北方都已经当成了常态,小规模冲突从来没停过,过千人的也不少,再说了不要以为去年就仅仅是大明河南河北遭了旱灾,就是辽东和蒙古灾情也不小,辽东因为有辽东镇,但没有翻出什么浪花,可是整个蒙古,那么长的防线,就不好说了。

再加上本来明蒙之间就一直有着血仇,只不过正统之前,先是太宗皇帝如同大山一般压在他们身上,后来宣宗皇帝更是时不时就北巡,哪怕他自己不去也会让兵部尚书代替他去要么就是领兵大将出关巡狩。

所以蒙古各部一直畏惧着大明的武力。

可是宣宗皇帝骤然离世,新皇年幼,主少国疑,大明正是动不如静的时刻,压在蒙古各部头上的压力骤然消失,就如同被挤压的弹簧,猛然的失去了压迫的力道,自然就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们觉得自己又行了。

这对于太皇太后而言却是不可容忍的,九边之地有零星的战斗这很正常,蒙古嘛,都快活不下去了自然要把手里唯一的马刀拿起来找比较富裕的下手。而大明在他们眼里就是那块级大肥肉。

所以零星战斗太皇太后就随他去了,只要不输任九边自决,可要是蒙古贵族把大明当做软柿子,带领部族大举南下,那就是在打太皇太后的脸了,这是决计不行的,是必须要严惩不贷的。所以在太皇太后心里,阿岱汗此次南侵,若是不受到惩罚,今后瓦剌那里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想法了。

所以太皇太后直接问张辅“区区一只丧家之犬,竟敢对我天朝狺狺狂吠,英国公!你觉得谁可为大将?”

这就是要选将了。

张辅立刻回道“臣以为,松潘总兵薛贵熟悉西北军事,又多有胜绩,可为大将。”

太皇太后没有说话而是看了杨荣一眼,杨荣自是明白立刻回道“薛将军正当盛年,可为大将,不过西北之地本就残破,粮草转运极为困难,怕是要给薛将军多一些时间。”

听了杨荣的话,朱祁镇疑惑的想“西北残破?那么究竟残破到何种地步了?”

太皇太后闻言郑重道“自然如此,哀家虽是妇人,也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告诉他尽管去做。”

杨荣闻言,心里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当即拟定旨意,八百里急召薛贵回京述职,等到回京后还要面试,唯有通过了他才能成为主将,然后去西北上任。

如此,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如今着急是没有任何用处了,以九边常年戒备的情况,和如今的条件,中央该做的都已经做了,静等大将入京,然后率军出征就好。

这一个短暂的紧急会议也就算是结束了。眼看着御街夸功就要结束了,新科进士们也要在三鼎甲的带领下入宫觐见皇帝了,太皇太后借口有些累了,就结束了这场会议,而三杨和其他二位辅政大臣却只能留了下来,毕竟一会儿他们也要来的,直接不走也正好参加,然后再回去。

却说此时的刘定文在干嘛呢?因为王振对其宣读了皇帝口谕,所以这会儿这位新科状元仍然有些脚底飘飘的。

却是真的有些茫然了,毕竟他并不清楚后面的事情该怎么做。就在此时一阵强风袭来,刘定文猛的打了一个寒战,回了过神儿,然后喃喃低语“西风起了~~”

喜欢再启风华请大家收藏再启风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