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红娘为张生 > 第229章 养孩子都是头一次(第1页)

第229章 养孩子都是头一次(第1页)

老阿姨红姐上线了。

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最近,虎嗅一篇文章《体面的中产家庭,正在杀死自己的孩子》,标题让人心惊胆战。

点开一看,是一部电影的简介,说是有一个香港中产家庭,父亲是受人尊敬且收入丰厚的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两个儿子,住在大房子里,每年都有出国旅行计划,一切都让人羡慕。然而,大儿子因为成绩一直考不进班上前25名,在1o岁的时候因为不堪父亲的“侮辱式教育”

,跳楼了。整个家庭在这个事件之后几乎破碎了。

以至于有些人,觉得要孩子太麻烦了,不如及时行乐。决定做丁克,不要孩子,觉得那样轻松,省事。

“东亚中产父母”

也因此成了该篇文章口诛笔伐的对象。有人说,“你以为的爱,或许是一种毁灭”

“这个外人看上去幸福、温暖,向上的家,身处其中的人,无一不在坠落,甚至毁灭。”

如果是三年以前,很多父母可能加入作者的阵营,觉得这位爸爸确实不可饶恕,孩子活得开心就好,何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呢?但是,随着家里的娃慢慢长大,上幼儿园,不禁自嘲,原来过去崇尚“佛系养娃”

的父母也忍不住帮孩子规划未来,时不时讨论2o年后的经济形势,担忧到时他是否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未来是否能维持目前家庭的生活水平,他的智商会不会“均值回归”

,阶级跌落。。。。。。

所以说实话,如今的我们,对电影中这个爸爸的行为动机,是理解的。

和这位爸爸一样,红姐周围有许多朋友都是从小地方摸爬滚打上来的。他们凭借着“小镇做题家”

式的刻苦努力,孤身一人奋力前行,才好不容易跻身于中产阶级之列。

尽管嘴上常挂着“鸡娃太累、内卷无用,一切都得看孩子自身造化”

之类的话,但实际上内心深处依然坚信“只要足够努力便能改写命运”

这个道理。毕竟,自己正是依靠不懈奋斗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啊!想必这种观念也代表了当下,绝大多数生活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里的中产人士……

“这条路我们一起走过,所以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也照着这条路走,从而获得相对稳定安逸的生活,有什么不对呢?”

红姐周围的精英朋友们说。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说,“孩子的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

。人生不是只有考学这一条路可以走,也不是只有工作和升职加薪,孩子们应该自己去探索自己的生命,去享受生活。

这句话说的没错,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经典语言。红姐的姥姥常常说,树大自直。姥姥内心强大,安稳指数绝对百分之百。

但问题是,对很多“小镇做题家”

来说,想要确保孩子未来能够维持在中产阶级,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准,能为他想到最安全的路就是——至少考上名校,然后出国深造读硕士,如果可以,最好就是读父母的专业,然后跟父母一样在某系统工作。父母对那条“轨道”

非常熟悉,走好这条路需要用到的技能和资源,都可以都教给孩子。走这条路,孩子未来的确定性很高。

虽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哪个父母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摸爬滚打,受太多煎熬。

和富裕阶层的家庭不一样,他们不仅可以把资产直接传给孩子,还可以创建信托基金,给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托底。但普通人还没有那个财力,可能最多能帮孩子买套房就不错了,他自己的生活费还是得自己赚。

这也是有些中产阶级为什么最为焦虑的原因,因为除了在考学、教育方面的经验,真的没啥可以传承的。万一他上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单位,要去其他领域展,父母几乎两眼一抹黑,只能任其自我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