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晋江 > 舌尖观影三(第2页)

舌尖观影三(第2页)

今天纪录片里出现的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凌晨就和妈妈一起进山的卓玛,还是职业挖藕人,他们都是怎么样辛苦又勤劳的,大家都看在眼里。

远洋捕捞虽说有个大船,但捕捞的一切过程也还是人来操作,动起来后忙碌辛苦,一样的劳累。

也有内地渔人问道:“主播,为什么上面说捕捞期只有半年,远洋捕捞是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题小小会:“并不全是,除了有特定捕捞期鱼更多以外,还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避免过度捕捞。

我们国家禁渔实行的很严格,我这边长江流域还有珠江流域每年3月到六月底都是禁渔期,黄河和闽江是四月到七月底禁渔。

海洋渔区具体的时间我不清楚,不同渔区的时间都不一样。”

大家明白了,就和查尔干湖六寸大的网眼只捞大鱼一样,都是为了避免竭泽而渔,给未来留点保障。

[辛苦两个月采摘松茸的卓玛和妈妈挣到了五千块钱;傍晚的湖北,挖藕人也乘舟归来;东北,新年第一天的老把头依旧上冰,要亲眼看着五十万斤鱼苗被投入冰湖……]

在旁白的低声叙述中,第一集的节目放完了,看的大家怅然若失。

他们或许和后世疆域面积不一样,也没有那样团结一家的各个民族,饮食习惯也天差地别。

但他们终究都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有些东西,不论过去多少岁月,都一脉相传的,情感的传递并不会递减。

吃了口蒸熟的糜子面团,刘邦感慨道:“自然的馈赠也要人去努力抓住时机,拍的真好啊!”

第一集名字叫自然的馈赠,从云南的菌子到江南的笋子,云南的火腿到湖北的莲藕,再是查尔干湖冬捕、广西高跷捕鱼、远洋海捕……

选取的食材契合主题,以食物来展现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古老的民俗文化,用舌尖来品味、了解这个国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少他们这些这辈子都不一定出过多少远门的人,就跟着节目了解到了自己家乡以外的不少知识,跟着看到宽阔的大海,壮丽的雪山。

同样感触良多的萧何在意的却是另一个地方:“这里面,那些人的笑,真是印象深刻。”

他们知道后世国家和他们完全不一样,真正不一样的根本,就是对待这些芸芸众生的方式。

普通人喜欢这里面各种没见过的,不同自然、人文风景,也喜欢里面那些笑容真诚灿烂的后世普通人。

美食爱好者和厨子、商人们在里面各自找寻自己喜欢、需要的东西,皇帝官员们也在人文故事里,去看有没有能借鉴的地方。

而出身优渥,从未真正去过民间,胸有抱负的人,也在这里面看到了自己从未在意过的芸芸众生。

大家看的恋恋不舍,但是主播的午饭也吃完了,该结束了。

不过好消息是这个节目最近都是她的下饭剧,大家每天都能跟着看两集,这天晚上就来了第二集。

[镜头上出现的金黄的麦尖,沉甸甸的稻谷,层层弯曲的梯田。

紧接着是被翻筛的黄色粗面,冒着蒸汽的白色馍馍,焦香金黄的煎饼,拉的如丝线一般的长面……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

大晚上的,都吃完了的大家狠狠咽了咽口水。

他们知道今天的主题是什么了,是对他们诱惑力不停+++的主食。

没宵禁,城市生活发达的朝代还好,大家饿了还能上街买点小吃,生产力又低,管的也重的地方,那才是只能空咽口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