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晋江 > 第48章 快速提问 四(第2页)

第48章 快速提问 四(第2页)

哪怕是文风鼎盛、经济达的宋朝,赵煦也不觉得读书就是个便宜事了,所以后世的朝廷,是怎么能让所有孩子都去念书的,还强制必须念书,这穷苦人家怎么能负担的起?

【“我的高考只是决定以后能不能念大学,念什么大学,不算科举。目前和科举类似的,我们这里应该是公考,不过公考我不熟悉,考试难度和压力还有填报单位都很难。嗯,希望我以后不会也想考公吧。”

连高考都没过关的小小不是很想以后还要天天头悬梁看书,这时候她是压根不知道大学里各门专业课考试挂科是有名额的,上了大学也不是就自由放飞了。】

每天头悬梁锥刺股就为了考科举的学子们心里跟着戚戚然,他们科举可不就是很难吗。押题,猜题意,还要猜考官的心思和文风,不能太个性被打掉,又不能太没个性泯然众人,有点什么乱子被害了,人在不在不好说,一不小心就是革除功名,这么多年的书读的都前功尽弃。

刘三听着上面主播的话,脸色复杂地问:“主播,可否请你详细说说那九年义务教育?”

他是个小商贩,只在儿时趴在镇上私塾外头听里面孩子背书过。他也想进去念书,但是家里孩子多,送不起那么多,送谁念都会说偏心出乱子,就干脆一个不送。

他想不出来有什么官府会让所有的孩子都去读书,他们也会像小吏征税那样,让他们强制交一笔束修吗?

【“义务教育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是九年,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有个别地方是十二年,能考上的话高中三年也算在内。

义务教育的九年里,学费开支基本都是国家财政直接支付的。基本上不怎么需要学费,就是一些学杂费,几百块钱左右。放现在应该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都足够支付,早些年的时候可能一些偏远地方还拿不出来,不过我们国家关于教育上的投入和关注一直都在增加。”

小小记得书房里有他爸特意剪下来的报纸。她在抽屉里翻了翻,拿出来给大家念了念。

“2oo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看着报纸上写着“这一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74亿元”

,哪怕觉得自己格外重视文治的皇帝,看着报纸上政策详尽的文章、数字、教育人口,也没法蹭上去说一声自己也重文。

无论是皇帝、官僚贵族、世家乡绅,都只好奇几件事情,一个是后世的朝廷到底有多富庶,能光是这一项教育就投入这么多钱,供应的起这么多人念书;二是到底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读上书,就不怕他们读得多了心思也多了吗?

早点的豪门世家本能就觉得难受,因为在这时候,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算是被他们垄断的,没几个大儒名士不是出身好的。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泥腿子们怎么能也能人人读书呢,都残疾了,为什么还要让这种人也念书?

哪怕是为科举疯狂的明清人,有条件咬咬牙都会想送孩子念书试一试,也没想过有一天,读书这种事情可以那么稀松平常,由官府直接从小督办,买书都不要花钱。

所有朝代的人,都看见了上面“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几个字,还是有《义务教育法》专门的法律规定。

普通人都不敢相信,怎么会有一个地方,朝廷官府不止不要钱,还会出钱让他们这些拿不出束修,买不起笔墨的人念书。

“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

念着这句顺口溜,朱元璋心思复杂。

他从小就是在汉人地位最下等的大元长大,家里种过田,长大后也做过和尚,要过饭,哪怕他有心建立一个不输前人的国家,也没想过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后世的农人,不忧愁没有粮食,不担心官府征税,生下来就有饭吃,有书念,委实是他都不敢想的生活。

只是大家想不明白,如果后世朝廷连田税都不收了,还每年花这么多钱帮助全国那么多人念书,他们到底哪来的那么多的钱?

正德年间的渔家女张玉萍看着天幕,无比感激神奇的天幕能让书都没念过的她也能看的懂字,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

在没轮到她之前,她正趴在渔船上,用手沾着河里的水在甲板上,模仿着写自己的名字,想要用这种方式学会写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