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大唐第一厨好看吗 > 第88章(第2页)

第88章(第2页)

靠着夏季的存货,以及秋收的蔬菜瓜果,店中66续续推出了几道清火的菜,前头不过是做了试水,谁知竟点的人越来越多。

店里的伙计都长了七窍玲珑心,看几道菜吃的人多连忙告诉莫文远了,后者研究其中的奥秘,摸摸自己的下巴道“此些菜看似有清火降燥的奇效。”

大黑羊一旁“咩咩咩”

补充道能没有降火之效吗他的火都熄灭了

莫文远反手一巴掌拍在大黑羊的脑袋上,用痛心疾的眼神看向他“你说甚”

想来以前他还是头正经羊,谁知看了几本春宫图后就学坏了,莫非此乃成长的必需过程

对此莫文远是不大高兴的。

大黑羊是个乖巧的,莫文远一巴掌啪上来就不说话了,端庄地站在莫文远边上。

李三娘食肆的食客,大体分为两拨人,其一为常客,都是常驻江南的行商,走南闯北的商人大多为独身一人的壮年男子,像是无根的浮萍,漂泊四方。他们没有家,亦或是家不在此地,一日两餐无女郎收拾,便会到食肆买吃食。

莫文远家的吃食量大,价格适中,吃饭时又能听贫民百姓钟爱的俗讲,很受行商青睐。

秦百川是出生光德坊的商贾,同李三娘交好,跟莫文远更相识多年,他眼下俩月待在江南,若非外出卖货,几乎日日来食肆报道。

近两日也不知是秋日干燥还是他偶感风寒,说几句话就咳嗽两声,喉咙里还有痰,伙计在他点吃食时听他咳唧咳唧,便推荐了薏仁猪肺汤。

薏仁猪肺汤是用猪肺做的,猪肺是猪下水,寻常人不大吃,故而此菜的价格也不是很贵,秦百川一日一吃当然是吃得的。

他将信将疑,却还是连喝好几日,没想到打进秋天起困扰他的干咳竟真好了不少,让他大呼神奇。

今日到食肆吃饭,难得见到莫文远,便向他问了问题“大郎,这薏仁猪肺汤何故有止咳之用”

莫文远做菜也不是瞎做做的,他除了有千百年来积攒的经验之外还很有科学依据“常言道吃哪补哪,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咳嗽是因肺中生了病害,你因秋燥而咳,乃是燥邪伤肺,薏仁猪肺汤中两物,其中猪肺性平,入肺经,有补肺虚,止咳嗽之用,在止咳上很是有效。”

“薏仁健脾渗湿、清热排浓,可减轻躁郁之气。”

秦百川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大郎博闻强识,怕是连医书都看过。”

莫文远直道“不敢不敢。”

他确实看过医书,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知名僧侣不仅佛法精深,还会医术,经常帮信众治疗疾病。

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与寺院中藏有许多医药图书是分不开的。

俗话说“七藏经画”

,一佛经、二道书、三佛经史、四俗经史、五医方图符,可见医书排名还是很前的。

莫文远读过的杂书甚多,又总是跟寺庙中的和尚学奇奇怪怪的东西,当他在大兴善寺的时候,就有了浅薄的医学常识,等到下了江南,同大明寺僧侣混熟了,那更是学了不少。

大明寺的主持是远近闻名的医僧,妙手回春,医术冠绝天下。

在做清火之菜前,莫文远就与他有过交谈,当时前者在大明寺内借阅医书,恰逢被主持看见,好奇不已道“莫大郎何故看医书”

莫文远道“我有一小友,血气方刚,燥热难忍,似有燥火侵入五脏六腑之相,然而除此之外并无甚不妥之处。我欲以清火之菜做吃食,帮其清热解火。”

主持道“大郎此法善哉,古人云寓医于食,怕就是如此道理。”

寓医于食的具体体现是药膳,此概念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医师提出过,把药物当作食物,又给常人眼中的普通食物赋予药的作用,将药与食物融合在一起,营养美味,又可调养身体。

莫文远却道“古人所言很有一番道理,然虽有此说法,我却不知该以何药入菜。”

做药膳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简单事,知道药材的作用只是第一步,这一步是能够通过医书达到。

然而熟知药的效用后,现存的医书并不很能告诉莫文远,这种药材能和某味食材产生反应,反应结果是好还是不好,所以他还需要同住持讨论效果。

有的食物性热,有的食物性温,有的食物性凉,但搭配上却并不起一加一等于二的作用,若一盘菜中所有的食材都性凉,食客吃完后可能会因为后劲太大而腹泻不止,莫文远是个严谨人,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情况生的。

能在食肆上桌的,都是经过历史检验并且深思熟虑后搭配出来的菜,为此莫文远几乎变成了小半个医师。

莫大郎明明我只想帮羊去去火,怎就开始做药膳了

秦百川在干咳好了之后,逢人便说李三娘食肆菜之妙处,还说莫文远对医道略通,能够寓医于食,做得吃食不仅美味还能治病,不愧为佛子。

佛子这名头实在玄乎,又有秦百川出面现身说法,那些个感到自己燥热的人一窝蜂地挤进李三娘食肆,问伙计吃什么菜能够清热解火,有些人吃了后有效果,有些人没有效果却有心理作用,无不说那吃食有效,一时间莫大郎的名头中又带上了医师的色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