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作者 > 第169章(第1页)

第169章(第1页)

条件就是希望他们大学的学生可以长期进行这种试映活动。

乔翼桥和刘冲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兴奋。

这就是双赢。

众所周知,18-28岁的年轻观众正是各大影片的主力受众。

比如之前的《高墙倒塌时》,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几乎贡献了35%的票房。

而且,不止是乔翼桥希望能找到学生帮忙来看片,还有很多导演都在为找不到试映时愿意来看的学生而愁。

有了这些大学和社团的合作,再加上有学分之类的成果“诱惑”

,想必能来的学生数量很多,以后也再也不用愁了!

当然,其实只要一条公告,说是给些车马费或者请一杯奶茶(行业惯例),也许也会有不少大学生愿意来看看。

但这些学生要

么是对电影本身就感兴趣,有看电影的习惯,要么是对电影题材本身就感兴趣,这样就不符合“社会调查”

的基本要求了。

他们要请的,就是那种本身对电影和民俗文化都没兴趣的人。

哪怕只是为了学分或者车马费来的学生也是可以的,甚至更好。

这样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乔翼桥也和王成华开启了新一轮的合作。

利用他的院线资源,在全国各地都开展了这样的试映。

大学生果然是最积极的群体。

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多大一千份的调查问卷。

而这些调查问卷也是刘冲和乔翼桥精心设计过的。

调查问卷分为四个时期:看片前,看片后,看片一周后,看片一个月后。

在看片前,多达9o%的学生没听说过傩文化。

而在看片之后,又高达8o%的学生表达对傩文化产生了兴趣。

在看片一周之后,也有4o%的学生表示在这段时期试图查过傩文化的资料。

但他们也面临了很多问题,比如傩文化的影像资料太少,文字资料太过深奥晦涩、傩文化每个地域的说法都不太一样不知道应该看哪个,等等……

这就导致了在看片一个月后,9o%的学生并没有继续去探究傩文化。

已经把这事儿置于脑后了。

而这种现象在其他人群中也是一样的。

做社会调查当然不能只探究大学生,乔翼桥和刘冲还针对工作党、中年人、老年人也展开了分别的试映活动。

想吸引这些群体加入试映活动其实比吸引大学生来要更难得多。

工作党本身就很累了,想让他们抽出小半天的时间去影院或者试映点去看这部短片更加困难。

但刘冲毕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关。

他神抓这些群体的痛点,吸引他们参加这次活动。

比如对于工作党的年轻人,他就同时举办了相亲活动。

打着相亲活动的名义,在活动开始之前放2o分钟的《傩》,吸引来了不少人。

而且,现在正好是各大公司的团建季。

他也和不少公司合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