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新科兰怎么养 > 第152章 陈宇峰的准备卷12 新时代 7(第1页)

第152章 陈宇峰的准备卷12 新时代 7(第1页)

几天后,陈办的人都有一种感觉,陈总督似乎是换了一个人,原来急躁的脾气明显好了很多,不少生产计划都被他主动延期,下面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这是陈宇峰将自己的五年规划目标打了几次对折的结果,原来他想在这五年里,把北方金狼地盘尽数拿下,经过认真推演,他现即使是拿下了这么大的地盘,也会消化不良,因此将目标降为向西扩张一个省的地盘,改变控制区东西回旋余地过于狭窄的局面,这个改变对陈宇峰来说,是有些遗憾的。

目标下降后,陈宇峰感觉很多事情推动都变得容易了,甚至稍许有了些游刃有余的感觉。

张帅如约到了盐州后,陈宇峰拉着他和一众工程师,商量如何设计出一辆能在战场上使用的军用皮卡车。

经过陈宇峰的引导,最终的要求有几点,一是最高度,要接近甚至过优秀战马的冲刺度,这就要求车辆最高度能够达到每小时5o公里;第二是载重,要求能够载重4名成年男性的基础上,还能够携带机枪和若干子弹;第三是地形适应性,特别是平原地区,能够在未平整的路面上稳定行驶。

为了避免指标过高导致研周期过长,又规定每项指标只要达到要求的7o%,就可以定型成为初始型号。

吕炎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对这些指标相当担心,因为他现在的产品,虽说已经比其他几型内燃机车都要好,但与这次会议的要求还有一半以上的差距,这越往上,改进就越困难。

吕炎的小组如今已经过了1oo人,原来的三十多人,大部分都进了内燃机组,又新成立了传动组,整车组,还专门有一个服务组。

整个项目的核心,仍是内燃机组,这部分技术不能突破,其他几个组推进就意义不大。

吕炎没想到的是,这个不成熟的产品,居然得到了张国庆的订单:5辆试验用车。

这下各组都要忙起来了,光是内燃机上的配件,就需要组里技工加工很长时间。

陈宇峰听说张国庆下的订单后,也追加了5台订单,这样吕炎手中有了1o台的订单,就更忙了。他的想法和张国庆很类似,这样一个订单,能促进研小组里面的技工提升熟练度,还能得到一批通勤车辆,这批车辆可以在使用中改进,更有利于产业成熟。

再次开军事会议时,陈宇峰明确了有限的战略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各种物资需求也都变得可计算,即使上次会议中,最难解决的铜资源,也因为有确定的数量,参谋部计算后,认为,在压缩社会其他行业用铜的情况下,新增两艘船的运力,就能够满足需求,这让陈宇峰稍稍松了口气。

实际上,从张国庆那里接手的工作越多,他越能感觉到,要维持这个只有半个省地盘的“国”

的运转,是多么的困难。他要趁着这个过渡期,尽快将自己关心的几件大事推动起来,一旦张国庆交接过了,他的精力可能就顾不上了。

陈宇峰将解线团的起点,放在了明崇造船厂。他知道,造船是个慢工,一艘大船,建设周期要好几年,现在他提出的需求,也许要到两、三年后才能实现,他现在就是要实地看一看,有没有快一点的解决方案。

船厂对未来的最高领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横幅、标语到处都是,也突出打扫了卫生,要知道,船厂很多地方是荒地,长些草木并不影响生产。

陈宇峰对此并不满意,但他没有说什么,毕竟这是为了迎接自己。

这个船厂原本只是6高江边的一个小小修船作坊,张国庆拿下明崇岛后,只花了几十两银子,就把这个已经维持不下去的小作坊连人带工具买了下来,然后就迁到明崇岛,重新开张。

开始半年还是老本行,只是为过往船只提供维修服务。半年后船厂就开始了扩张之路,从北边逃过来的人,只要有船厂经验的,都安排到船厂,从同时只能修1条船,展同时能修4条船,又从建几十吨的小船,展到数千吨大船。

船厂也是张国庆几人常来的地方,他们除了是船厂的东家,也是船厂最大的客户,每艘大船,都要吃尽巨量的钢材、木材和其他各种物资,算是吞金巨兽。

船厂再怎么准备,船台上却是难以粉饰,陈宇峰主要目的就是看这个,顺便看看,有没有提前完工的可能性。

远远看去,四个船台上都是正在新建的船,两大两小,两艘大船是一胖一瘦,显然,一艘是军舰,另一艘才是运输船。

这种调研,不变的流程都是会议室座谈。陈宇峰拿起会议议程看了一眼,看到光汇报的人就有四个,又是船厂总经理陈江海汇报《越时代,明崇船厂高展之路》,又是厂技术科汇报《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大吨位船只取得新突破》,又是第二项目组汇报《赶比赶拼,勇保星球最快建造度》,还有一个先进个人的《五年干好一件事》。

看看4人的汇报材料,加起来过1oo页,这要听完,半天就不说了,幸好这种座谈会,都会请领导先说话,陈宇峰很客气的说,“各位准备的材料,我要拿回去认真拜读,今天时间有限,我呢,还想了解一些材料之外的人和事,特别想认识一下船厂的骨干,所以呢,今天我们聊聊天,不要太拘谨了。”

陈宇峰看到总经理陈江海脸上表情一僵,知道这个动作打乱了他的布置。于是先看向陈江海,说,“陈总经理,咱们是一家子,你先聊聊,船台上在建几艘船的情况。”

陈江海原来也向陈宇峰汇报过几次工作,他对陈宇峰的印象并不好,听完汇报,陈宇峰很少问细节,更多的是要求完工时间。

这次陈宇峰来考察,他就怕是催工期的,但还是准备了不少汇报材料。但陈宇峰一开口,他就现,这次陈宇峰与过去的印象似乎不太一样。

陈江海也算是高级干部,每年都花费海量的资金和原材料,见识自然不凡,他整理一下思路,侃侃而谈。

“在建的船中,进度最快的是4ooo吨级大型运输船,这艘船已经开工两年多,现在的工作进入到内部设备安装部分,预计年底能够下水,成为海运公司最大的运输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