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新科兰怎么养 > 第127章 粮食危机卷10 有限扩张 15(第1页)

第127章 粮食危机卷10 有限扩张 15(第1页)

郭小威不知道,他被调去管理煤矿,是因为自己那一份报告,他在参谋部有时也经手一些奇怪的命令,都是陈宇峰直接下达的。他能感觉到,这次从二线军队,转到地方驻守军队,肯定也是陈宇峰的命令。

他是一个人去中云县的,他到的时候,他的连队还没有到,就先去拜见负责煤矿的席一鸣,这个席一鸣,他原来也认识,是个老牌排长,在港口守卫那一仗里,受了重伤,靠着顽强的毅力,硬是挺了过来,打仗是不行了,就转了行政。

对于这些流过血,拼过命的前辈,郭小威还是非常敬重的,虽然席一鸣已经没有军职,郭小威还是先标标准准地行了个军礼。

两人先是客气几句,才转入正题,也就是开采运输任务。一说到这个任务,席一鸣就唉声叹气,他来之前,并不知道煤矿产量与目标差距这么大,如今每月连两千吨的产量都不够。

按席一鸣的解释,现在矿上有工人8oo,每人每天下井只能两到三次,一次能背出来4o斤煤,就是把背煤工人都累死,一个月也就能背出来15oo吨。

两人都不是工业口出身,知道这事只能让工业口的专家来解决,于是转换话题,开始聊些别的,大汉基层军官和干部,都会吐槽大汉的某些奇怪要求。

两人一聊,现对方都算是“激进派”

,认为“上面”

政策过于保守,明明战力远金狼和南陈,却偏居海边,几句话一说,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他们不知道,他们就是因为“激进”

,才被派来采煤,煤是工业粮食,没有煤,工业就转不起来,没有工业,军事就没有基础。所以,他们来的时候,上级都会在送行时说一句,“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们的军事能力会大幅下降。”

席一鸣的计划,是把煤矿生产稳定下来后,他就回明崇岛去请专家,尽快确定改造方案,把产量提起来。

比起缺煤少铁,如今更让明崇岛高层睡不着的,是粮食危机。

辖区已经有三十多个县,需要吃饭的人,不知不觉,已经从几千人,扩张到过一百万人。

大汉辖区,都是鱼米之乡,粮食产量比较高,再加上长年对外采购粮食,前些年,大汉的粮食一直都能保持半年以上的存量。

自从占领盐州后,四年扩张了二十多个县,粮食需求大增,库存下降很快,如果再继续下去,大汉的第一次粮食危机就要到来。

第一个察觉到粮食问题的高级官员是宗孝先,行政办下面有个小组,专门负责粮食调拨,现建在明崇岛的粮库存粮下降比往年快,看流向,有一半是调向新的收复区,于是专门写了个简报。

张国庆在简报上批示,“尽快摸清各县库中粮食存量,以及预估月度消耗。”

半个月后,统计结果逐渐收回,宗孝先把统计结果列出来,得出结论:“最悲观的预测,总体存粮只有两个半月的消耗。”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刻意没有去考虑,比如,新收复区百姓手中的粮食,未来两个半月中,新收获的粮食、可能外购到的粮食等。

针对这个数据,张国庆召集王丽、宗孝先、陈宇峰等人,开了个小范围的会议,内容就是粮食安全。

宗孝先在会前,已经做了些功课,他先介绍了粮食库存情况,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加大外购数量,降低新收复区的粮食调入。”

这两个措施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张国庆并不满足这些,辖区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显然不可持续,他把这个问题抛出:“如何在几年内,自产粮食够吃?”

宗孝先没有准备这个问题,他解释道:这里的农民,种粮的比例低,也有引导的原因,比如,各类经济作物,在这里更容易换到银子,进而比种粮有更高的收益。

张国庆显然不满足这样的解释,他要的是战略安全,没有粮食,自然没有战略安全。

他提出几点意见:

各县成立农业局,负责管理粮食生产相关事务,基本要求是本县内生产的粮食够自己吃,以州为单位,州府必须为本州粮食安全负责,州内有些县土地先天条件不好,压力要放到其他县里。

明崇岛成立粮食总公司,管理各县粮库,负责采购、囤积粮食。

近期加大粮食采购,特别是南陈的粮食采购。

粮食局与研究机构结合,提出粮库建设标准,减少粮库内因霉、虫鼠害等造成的损失。

宣传部门加强节约粮食的宣传,执法部门对浪费情况加大打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